首页 调查 > 正文

国家外汇管理局:涉外企业要采取适当措施规避汇率风险

近年来人民币汇率有升有贬、双向波动,弹性不断增强,对各类市场主体汇率风险管理提出更高要求。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在经历震荡走贬后,在4月由月初小幅调贬再次回归小幅升值区间,尤其是进入5月后,离岸人民币累计涨幅超200个基点,双向区间波动或继续加大。国家外汇管理局前不久也召开会议,部署提升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水平相关工作。

对于参与外汇市场的企业来说,要提高汇率风险意识,运用适当的汇率避险产品,避免外汇风险敞口过大而产生不可承受的损失。对于有大规模外汇收支的企业来说,汇率波动会对其本币收益产生重要影响,如果收付汇规模较大,即使是汇率的较小波动,换算成本币之后,损益都会非常明显。国家外汇管理局多次呼吁中国企业要加强汇率避险意识,善于利用套期保值的工具,企业在外汇市场的“裸奔”行为不仅在微观上使企业面临较大的汇率风险敞口,而且在宏观上也容易引起市场的共振。

我国很多企业,甚至包括一些大型企业,都没有建立完善的汇率避险机制,部分企业抱着赌博的心态,根据对汇率走势的猜测来决定结售汇时机。但汇率走势是很难预测的,当汇率与猜测的走势相悖时,很容易出现损失。偶尔猜对了汇率走势并获益,则会强化这种赌博心态。

但这种做法和心态是不正确的,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应该认识到一个事实,就是汇率本质上很难预测。即使是专业的汇率市场参与者,也对汇率走势抱有敬畏的心态。与其他商品市场不同的是,汇率作为货币之间的兑换价格,其变化是波动不定的,除了真实的需求之外,在外汇市场中,投机是影响汇率走势的一个重要因素。正因如此,基本因素对价格(汇率)趋势的决定性作用比股票市场更为模糊。

我国很多企业并没有适当的汇率风险对冲机制,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首先,部分企业的管理人员对于汇率风险的认识不到位,自然不会采取适当的措施来规避汇率风险。其次,运用汇率避险产品是需要付出一定成本的,例如,企业进行远期锁汇,银行就需要到外汇市场平盘,为了避免企业违约,就会要求企业缴纳一定的锁汇费用,甚至会要求企业交付一定的保证金。再次,企业财务考核机制不合理会影响对汇率避险产品的应用。如果企业因为运用汇率避险产品不当而对相关人员进行处罚,那么具体负责企业外汇业务的人员就不会积极运用避险产品,而是更多地参与即期结售汇市场,因为即期汇率变化是市场风险,外汇业务人员不用承担责任。另外,汇率波动产生的盈亏补偿可能会降低企业运用汇率避险产品的积极性。汇率是上下波动的,即使不运用汇率避险产品,有些时候产生一定亏损,有些时候则会有一定的汇兑收益。当然,可能还有一些特殊因素阻碍企业采取汇率避险措施。

在汇率波动逐渐扩大的背景下,运用汇率避险产品对于很多企业来说都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企业应该树立理性的汇率避险观念,秉持财务中性原则,不谋求在汇率波动中获得超额收益,而是要提前锁定财务成本,力求降低汇率风险对企业的影响。

从我国政策层面来讲,应该提高涉外经济主体对于汇率问题的关注度,并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汇率避险理念;从经济主体本身来说,则要客观理性地认识汇率问题,采取积极措施规避汇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