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行业 理财 保险 调查 房产 健康 财经 快讯 黄金 期货 外汇 原油 基金 银行

2020年1至2月多项房地产典型数据指标下降明显

2020-03-17 10:22:02 来源:经济参考报

16日,国家统计局2020年1至2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和销售情况显示,开发投资、房屋新开工面积、销售情况、到位资金等多项典型数据指标受春节和疫情双重影响,下降明显。与此同时,商品房待售面积在2019年12月首次增加后再次有所上涨。

数据显示,2020年1至2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0115亿元,同比下降16.3%,较2019年末的上涨9.9%下降26.2个百分点。前两个月,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69424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9%,较2019年末的8.7%收窄5.8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施工面积487654万平方米,增长4.6%,较上年末的10.1%收窄5.5个百分点。房屋新开工面积10370万平方米,下降44.9%。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7559万平方米,下降44.4%。房屋竣工面积9636万平方米,下降22.9%。其中,住宅竣工面积6761万平方米,下降24.3%。

房地产销售方面,1至2月,商品房销售面积847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9.9%。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39.2%。商品房销售额8203亿元,下降35.9%。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34.7%。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2月大部分城市房地产处于疫情下的停摆状态,所以1至2月房地产数据下调是正常现象,市场更关注3至4月疫情逐渐平稳后的表现。

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分析师王小嫱表示,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市场活跃度有望逐步提升。疫情只是延后购房需求的释放,但并未抑制需求,预计疫情结束后全国商品房销售指标将逐渐恢复。

价格方面,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月70个大中城市中,一手住宅价格上涨的城市有21个,持平的城市有26个,下跌的城市有23个。相比1月,房价上涨的城市数量减少26个,房价持平的城市数量增加18个,房价下跌的城市数量增加8个。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商业建议,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本站发布的图文一切为分享交流,传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文章

2月份70城房价出炉!疫情对楼市冲击明显 成都逆势领跑

中新经纬客户端3月16日电 国家统计局16日发布2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70大中城市中有21城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上涨,

来源:中新经纬

报告:2月全国找房热度环比1月上涨23.4%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3月2日电(谢艺观)3月2日,58同城、安居客发布2020年《2月国民安居指数报告》显示,2月全国67城在线新房均价16624元 ㎡,环

来源:中国新闻网

江西抚州购房户享受150元/㎡购房补贴 多地打响楼市战“疫”

炒股,买房,你选哪一个?每年3、4月份,往往是楼市打开销量的关键期,而新冠肺炎疫情提前让全国楼市冰封,也让人对金三银四的成色产生疑问

来源:证券时报

发布公积金贷款买房首付2成政策 驻马店被河南省政府约谈

中新网2月29日电 据河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消息,日前驻马店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的意见》,引起社会媒体放松调

来源:中国新闻网

首付比例下调、可购二套房……2月以来7城出台公积金新政

中新经纬客户端2月29日电(王永乐)首付比例下调、提高贷款额度、可购二套房……2月以来,至少已有北京、武汉等7城调整公积金使用政策。各地

来源:中新经纬

又到房企密集发债时 滨江短融利率创下2017年以来AA+民企新低

2月中旬以来房企发债逐步恢复,当前房企发行的债券多为境外一年期内短债及境内超短融资券。作为资金密集型行业,对房企而言,资金是企业发

来源:国际金融报

首次降低首付比例政策来了 最低两成买房还给补贴!

继近20个省市密集出台稳地产政策从供给端纾困房企后,又有城市加入其中,不过,这次还增加了需求端的多项扶持政策,特别是首次出现降低首付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蛋壳公寓“房东免租 租客交租”风波:强制租客搬离坑惨房东 悄悄改合同大玩文字游戏

对租客,蛋壳给出的理由是不可抗力导致业主收房。对房东,蛋壳的表态则是想方设法要求免除租金。大玩文字游戏的背后,被蛋壳撬动的31亿租金

来源:财经天下周刊

扶持政策来了!疫情之后房价将迎来一波暴涨?

疫情之下国内楼市销售停摆,近期各地纷纷出台房企扶持政策,有市场观点认为疫情之后房价将迎来一波暴涨?2月14日,地产股集体震荡走强。截至

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1月地产商境外发债融资165亿美元创下月度纪录高位 境内发债融资窗口开启

我们全市在春节期间只卖出了5套房。近日,一位中部省会城市地产业内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号称小阳春的春节楼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