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银行 > 正文

售卖个人简历成黑产 谁来监管?

在招聘平台投递简历后,却屡遭陌生来电和短信骚扰,内容多为介绍“贷款”“博彩游戏”“兼职刷单”等信息。应聘者怀疑个人信息通过招聘平台落到他人手中。记者调查发现,从售卖企业招聘账户到批量下载应聘者个人信息,再通过贴吧或QQ群销售简历,其中存在一条完整的黑色产业链。有卖家称,不同平台的简历价格有所不同,总体来说,一手实时简历每份3元到5元不等,二手简历每份不到1元。

求职简历,是求职者给招聘单位发的一份简要介绍,包含了大量个人信息,诸如真实姓名、身份证件号码、通信地址、联系方式、学习与就业轨迹等,是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直接或间接保护的对象,任何用人单位都没权力向外传播。而在售卖简历的黑色产业链中,无论是售卖简历者、提供简历提取技术者还是购买简历者,均涉嫌违反国家有关规定,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法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个人求职简历是如何通过招聘平台落到他人手中的?从报道来看,有的简历是从招聘平台上的企业账号直接下载的,那么,那些招聘企业的“醉翁之意”,是否是只为“钓”求职的简历?有的简历是个人信息卖家花钱购买企业账户,在招聘平台自行发布招聘信息得来的,可谓是“假招聘、真骗人”;有的简历是通过“提取器”和“采集系统”,24小时不间断地从招聘平台及接收简历的邮箱批量下载的……可见,相关招聘平台对个人求职简历的管理是怎一个“乱”字了得!

面对个人简历这类公民个人信息,招聘平台应当承担一定的数据安全保障义务,对招聘企业实施必要的严格审查,与招聘企业签订相关保密协议;在防范虚假招聘上下真功夫,尽量保障招聘企业的用工需求是真实的;在事前对每条招聘信息严格审核,对不愿或不能提供真实身份信息、营业执照,或是提供虚假身份、营业执照的用户,就不允许其注册,更不允许发布招聘信息;及时查清哪些企业账号存在疑点,分辨出哪些账号是在恶意收集信息,并及时查封;遇到非法招聘售卖个人信息的企业账号,应加大处罚力度。

另外,很多招聘平台都对外宣称,自己有多么严密的数据库防火墙,安全及运维部门24小时监控,然而,如今对个人简历“提取器”和“采集系统”却无能为力,显然,技术手段还不过硬或没有充分运用,这一短板亟待加长。

相关部门也要尽快出台制度,规范招聘平台的运作。目前我国招聘网站尚无专门的管理规定,《网络招聘管理规定》还在“孕育”当中,针对网络平台个人信息泄露、发布虚假招聘信息等问题如何担责,还没有统一的法律规定。这方面的法律短板不尽快补上,招聘平台仍会“打盹”,不法分子仍会“搭车”正规平台,收集售卖个人简历,危害在线招聘市场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