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 正文

又现光伏龙头结盟!阿特斯发起N型技术联盟 电池替代吹响集结号

光伏产业链高度集中,每一次革新背后,都由头部企业率先吹响号角。3月29日,阿特斯(CSIQ.US)在N型光伏技术创新论坛中宣布,发起成立光伏高效N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联盟企业一共有41家,涵盖到光伏全产业链。不过,在组件环节,去年出货量排名前四,且超过20GW的四家企业(隆基股份、天合光能、晶澳科技和晶科能源)并未现身其中。

一位业内分析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联盟形式的背后是对前代产品或者竞品的排他。阿特斯联合上下游产业链企业成立N型技术联盟,或将加快N型电池组件对PERC电池的替代。而在新一轮的技术升级下,加快N型组件量产化速度,可能成为组件商抢占市场的新出路。

联盟企业涵盖全产业链

龙头结盟,在光伏行业并不罕见。在硅片尺寸之争中,隆基股份(601012.SH)、晶科能源(688223.SH)和晶澳科技(002459.SZ)联合成立“M10”联盟,天合光能(688599.SH)则联合中环股份(002129.SZ)等上下游结成“600W+光伏开放创新生态联盟”。前者建议将182mm尺寸作为硅片标准,后者则被认为是210mm硅片的拥趸。

一位长期观察光伏产业的分析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联盟形式的背后,既有对行业标准化的推动,更多是抢占市场先声夺人。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此次成立的N型技术联盟企业涵盖到光伏全产业链,上游包括了硅料厂商亚洲硅业、协鑫集团、通威股份(600438.SH)等,硅片厂商双良节能(600481.SH)、中环股份等,以及光伏银浆制造商聚和新材,认证机构鉴衡认证、泰尔实验室等。

在电池片环节,包括TOPCON上游设备制造商捷佳伟创(300724.SZ)和奥特维(688516.SH)等,也包括电池制造商中来股份(300393.SZ)。捷佳伟创能够提供包含LP及PE-poly在内的TOPCON整线工艺设备及配套的自动化设备,奥特维也在布局N型电池TOPCon技术。

同时,异质结方面,联盟企业迈为股份(300751.SZ)于2019年公司正式切入HJT电池设备领域,目前已实现HJT电池设备整线供应能力。下游组件方面,主要是东方日升(300118.SZ)和阿特斯,前者在当天最新发布异质结产品Hyper-ion伏羲组件,后者也同时披露了TOPCON和异质结电池组件在今年的量产计划。

在成立仪式中,阿特斯方面表示,联盟将围绕产业技术创新的关键问题,开展N型硅片、电池、组件及系统等技术合作,突破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产业技术标准;建立公共技术交流平台;共同加速科技成活的量产化。

不过,财联社记者注意到,联盟虽然云集众多产业链龙头,不过就最接近终端电站的组件环节来看,2021年组件出货前四的隆基股份、晶科能源、天合光能、晶澳科技并未出现其中。

对此,上述分析人士认为,首先不排除这些组件龙头后续加入这个联盟的可能性。不过,目前市场的主流仍然是PERC电池,不管是隆基还是天合等等,目前N型电池组件还是以小规模中试线为主,不太会过早放弃目前的技术路线。

N型电池替代按下加速键

业内分析认为,由于组件尺寸已经趋于极限,且逐步统一,要进一步降低度电成本,提升电池效率将成为主要途径。TOPCON和异质结电池同作为N型电池的主要路径,两者的优劣比较也很明晰。

一方面,TOPCON电池产线可以基于前代PERC电池产线技改,初始投资成本低于异质结,预计2022年有较大规模量放出;不过,异质结的优势在于转换效率,据CPIA趋势预测,2021年-2030年异质结电池平均转换效率均高于TOPCon 单晶电池0.2~0.4%左右。

一位组件企业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业内早就想终止“大尺寸”这种伪创新,电池结盟的背后,是光伏产业再次回归电池效率主赛道的表现。

今年以来,晶科能源、东方日升、阿特斯等相继宣布N型组件的新品或量产计划,阿特斯更是提供出两种N型电池组件的不同场景方案选择,包括针对采用54片182mm尺寸设计的HJT电池,主要面对户用光伏电站;以及基于210mm大尺寸硅片和电池设计的N型TOPCON电池组件,主要面向大型地面电站。

目前,N型组件已经进入投放,将等待进一步市场验证。从近期招标情况看,N型组件较P型组件单瓦价差大概高0.1元左右。不过,据十一科技南京分院的模拟测算,以江西地区为例,N型TOPcon组件模拟项目中的单瓦发电能力在水面光伏电站双面组件较P型PERC组件双面组件高出3.2%,土地成本节约3%。综合测算下,投资收益提升和度面成本具有优势。

“如果华能、大唐等能源企业电站建设收益要求在6.2%左右,P型组件可能不满足收益要求,换成N型组件后收益率提升,则增加项目实施的可能性。”业内人士表示。

上述组件企业人士也对财联社记者表示,目前市场以P型电池为主,今年N型会加快替代。目前,公司持续对增效技术的研究并推动产业进步,但是转换效率更高的优势能否运用到终端装机上,还需要面对很多附加成本的考验。换而言之,N型电池组件的放量也需要具备更高的度电成本优势。

(文章来源:财联社)

标签: 光伏产业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