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快讯 > 正文

黄征学:提升“硬联通”和“软联通”协同发展水平


【资料图】

中宏网12月23日电12月22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宜宾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首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论坛暨2022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指数报告研讨会”在宜宾市成功举办。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国土经济室主任、研究员黄征学以“深入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建议”为题展开研讨。黄主任从重大平台、重大政策、重大项目、重大抓手四个方面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建设进展进行了回顾。

黄征学主任指出,双城经济圈的建设本质上是区域合作,而区域合作的平台非常重要,国内的几个区域重大战略,都有一个平台来推进区域的生产合作。在这方面,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发布以来,成渝积极推进共建10个毗邻地区合作功能平台,争取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上升为国家级平台,川渝高竹新区、遂潼一体化发展先行区等8个平台获批建设。在重大政策方面,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现有政策可以划分为首创、协同、合作三个层次。首创政策包括实施跨省联合河长制、住房公积金跨区域融通使用等;政策协同包括口岸物流体系协同共建等;合作政策包括实施三批次311项“川渝通办”事项等。在重大项目方面,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快推进8个标志性重大项目建设,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跨省域重大项目储备库,2020—2022年,两省市项目数量、总投资额呈现逐年翻番的高速增长态势。在重大抓手上,成渝都市圈人口占比和范围占比较大,要以此为抓手真正将区域经济带动起来。

当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存在三方面不足。一是区域发展水平不够高。就2021年人均GDP、地均GDP和研发强度而言,双城经济圈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这三大城市群相比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二是城镇体系不够合理。2020年,川渝的绝大部分市区城镇化率与全国城镇化率存在明显差距;除成都和重庆主城区外,其他市区的常住人口规模较小,“一城独大”现象十分突出。三是协调发展水平不够高。就产业而言,对比成都和重庆2020年规上工业营收占比,前五大产业基本一致,前十位也大多雷同。产业结构相似度高通常会出现竞争大于合作,在这一情况下,需要进一步思考成渝如何合作。就交通互联互通而言,2021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铁路密度明显低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三大城市群,做好两地的通道建设和衔接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黄征学主任建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一是要强化双城经济圈联动发展;二是要提升“硬联通”和“软联通”协同发展水平;三是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和创新体系;四是要携手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标签: 双城经济圈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