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快讯 > 正文

每日视点!黄庆华 向静:聚焦数字消费 促进经济发展


(相关资料图)

“十四五”规划提出,“培育新型消费,发展信息消费、数字消费、绿色消费”。数字经济作为新时代催生的融合型经济形态,深刻改变着人们的消费习惯和消费内容,不断激发新的消费需求。在当前稳经济、强信心、促发展的大背景下,数字消费拥有着巨大的发展和创新潜力,能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持久动力。据国家统计局2023年一季度数据显示,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6.6%,全国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为62%,比去年明显回升,消费动能持续增强。为促进消费持续发挥作用,需围绕消费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促进数字消费,加快消费融合,积极打造智能消费生态体系,持续释放消费潜力,促进经济持久发展。

围绕消费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打造智能消费生态体系

大数据、物联网、智能制造等数字技术不断涌现、高速发展,为消费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坚实基础。我国巨大的消费市场,又为数字技术的大规模应用提供了适宜的土壤。为进一步推动智慧消费生态体系形成,需围绕消费新模式、新服务、新产品等加快数字化转型升级。一是推动消费模式数智化变革。积极打造消费新场景,建设更多的智慧商圈、智慧街区以及智慧商店;推广刷脸支付、刷掌支付等移动支付技术,鼓励线上线下融合等新型消费模式发展。二是推动消费服务智能化升级。加快传统购物商场与商业街数字化改造升级,促进“智慧+”消费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丰富用户体验形式;鼓励品牌企业采用RFID技术、数字货架、电子价签等商品管理技术,提高服务智能化水平,优化消费体验。三是推动消费产品数字化转型。发挥数字技术的聚合效应,加快消费类电子产品的数字化、个性化升级,推动虚拟现实、智能家居、消费级无人机、可穿戴设备等高端智能消费产品的迭代升级,增加高品质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

以数字技术满足消费差异化,推进消费新业态快速发展

据联合国预测,2025年后,我国消费市场将由3亿老年人、5.6亿中产阶级、1.8亿“90后”以及大量的“00后”与“10后”主导,这四类人群对应着巨大的市场规模,并各自具有鲜明的消费特点。未来应以四类人群为中心,促进人、货、场融合升级,满足差异化消费需求。一方面,关注不同人群差异化消费需求。相对传统价格导向的消费需求,新时代消费人群不仅关注产品的“精致实用”,还精于研究产品的成分、产地等等,在追求品质的同时追求极致“性价比”。因此,要加快建设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型数字设施,确保数字技术发展优势,为满足差异化消费需求提供强有力的硬件保障。另一方面,支持个性化、高端化、品质化、智能化消费需求。支持家庭服务等各类小众消费以及虚拟商品消费,转变传统消费场景,鼓励服务提质升级;支持短视频私域流量即时下单、团长拼团等线上社交电商消费;关注教育消费、健康消费等家庭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催生中高端消费商品或服务需求。

利用数字经济增加居民收入,改善消费预期和投资意愿

可支配收入决定着消费者的实际购买力水平,因此人均收入较低也是制约数字消费的关键性因素。一方面,综合运用数字财政、数字普惠金融、电子消费券等政策组合来改善收入与消费预期。运用数字财政手段,有力保障低收入群体收入与消费,精准支持符合补助政策的小微企业,发挥财政对改善收入与消费预期的积极作用;扩大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范围,增强金融服务对居民增收和扩大消费的支撑能力;发放电子消费券,对居民耐用品等进行消费补贴,降低居民消费支出成本,进而提高其消费能力;增加中低收入群体收入,适当放松中等收入群体消费限制条件,恢复和创造新消费场景。另一方面,加强金融监管,降低居民数字金融服务成本,提升消费便捷性与投资意愿。鼓励互联网平台机构深度参与数字消费创新,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数字技术服务和产品,进一步提高支付便利性,助力居民便捷消费;完善信用风险防控机制,优化社会信用环境和社会保障制度,改善居民的流动性约束和不确定性预期,更大程度地提升居民消费与投资意愿。【作者:黄庆华、向静,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本文是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党的二十大精神研究)“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标签: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