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议:楼市出现积极信号!多地二手房市场率先回暖
低迷许久的楼市出现积极信号——多地二手房市场逐步回暖了。
近日,多家机构发布1月楼市数据,均显示二手房先于新房明显回暖。比如贝壳研究院称,1月上旬50城日均带看量较12月增加22%,北京、石家庄、廊坊及天津等地增幅均在40%以上;日均成交量较去年12月日均增加39%,廊坊、北京等地日均成交较12月翻倍。
(资料图)
业内专家认为,此轮房价下跌已经到底,未来将从核心城市开始逐步企稳回升。二手房一旦活跃起来,就能对新房产生带动作用。一些城市出台了鼓励卖旧买新的政策,卖一买一按照首套房执行,对换房改善也采取了退税优惠,这些政策将在新年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二手房市场低谷回升
去年以来,楼市出台了千条调控政策,但新房市场反应平淡,至今都未见明显回温。与之不同的是,二手房市场自去年12月便有所回暖,进入2023年趋势更加明显。
贝壳研究院最新监测数据表明,去年12月疫情防控放开初期,二手房市场的交易量有明显反弹,重庆、西安、广州、武汉等城市二手房成交量均出现环比恢复。
房价持续下跌的势头也得到缓解。去年12月贝壳50城二手房价格指数环比下跌约1%,跌幅较上月缩小0.3个百分点,环比下跌城市个数较上月减少5个,沈阳、贵州、烟台等城市环比止跌转涨。
进入2023年1月上旬,二手房市场继续走暖,带看等多个先行指标明显回升,50城日均成交量较去年12月日均增加39%,廊坊、北京等地日均成交较12月翻倍。
同时,作为代表房价走势的先行指标,1月贝壳二手房景气指数结束了长达16个月的不景气,突破20,这表明后续二手房价格将止跌。珠三角、长三角城市群二手房景气度突破20,珠三角区域已经逼近30,预计后期价格止跌走稳动力更强。
贝壳研究院首席市场分析师许小乐认为,尽管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底部早就出现,但“市场底”迟迟不肯出现,主要原因是三重压力:一是对未来收入预期的担忧,二是房企交付风险,三是对房价大幅下降的担忧。但如果把时间拉长到三年看,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他表示,通过对2020~2022年重点城市二手住宅房价盘点发现,2019年12月起,重点50城房价上行周期共20个月,累计涨幅11.4%;下行周期17个月,累计降幅11.1%。重点50城房价指数目前已跌回三年前水平,疫情前期货币外溢带来的刺激效应基本出清完毕。
经过三年疫情考验,不同城市房价的涨跌不一,50城中房价上涨的城市有18个,最高涨幅41.1%,平均涨幅13.5%;房价下跌的城市有32个,最大跌幅16.4%,平均跌幅8.3%。尽管大多城市房价下跌,但一线城市、长三角、大湾区、成渝都市圈的房价依然比3年前有稳定上涨。
许小乐认为,这轮房价下跌已经到底,未来将从核心城市开始逐步企稳回升。四季度以来,购房者的心态已出现些许变化,计划在未来半年内购房的比例显著回升,其中二线城市半年内有购房计划的比例达到21%,置业需求更偏向离市中心近、房子大一些。
中银证券研报也显示,二手房市场正全线回暖,2022年12月31日~2023年1月6日,15 城二手房成交面积 98.4 万平方米,环比上升1.9%,同比上升 24.2%;今年1月7日~1月13日,15 城二手房成交面积 136.6 万平方米,环比上升19.9%,一、二、三线城市环比均上升。
不过将时间轴拉长,当下二手房市场仍处于低谷回升阶段。浙商证券数据显示,近一周(1.7~1.13)18城二手房成交面积352.1万平方米,处于2020、2021、2022年的下游水平。
楼市企稳具备有利条件
与二手房市场走势不同,当下新房市场仍寒意阵阵。
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金额同比分别下降24.3%和26.7%,创历史同期最大跌幅,比2014~2015年库存高压期的跌幅都要大。
房价方面,2022年全年,商品房均价下跌了3.2%,已连续11个月下跌。70城数据显示,新房和二手住房价格指数已经连续16个月环比下跌,新房和二手住房同比分别连续9个月和11个月下跌。
2022年,房地产开发投资也下跌10%,创下年度最大跌幅。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表示,上一次楼市开发投资承压,还是2015年去库存时期,彼时开发投资仍旧增长1%,2022年楼市的压力是史无前例的。
在他看来,2022年,由于房价下跌、买房动力不足,资金链紧张等,金融机构纾困地产的意愿不足,因为资产价格没到底,也担心风险。于是,开发商不得不降价促销,而且力度越来越大。由此,形成了供需两端相互弱化的循环,导致行业全链条下滑。
不过,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房地产仍有望回温。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于17日表示,初步判断2023年房地产对整个经济的拖累不会比2022年大,房地产市场逐步企稳具有一些有利条件。
同日,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一要稳预期,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增强政策的精准性协调性,以更大力度精准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提升市场信心,努力保持供需基本平衡、结构基本合理、价格基本稳定,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同住宅产业发展相协调,严控投机炒房。
二要防范风险。“一头”抓出险房企,帮助企业自救,同时依法依规处置,该破产的破产,该追责的追责,不让违法违规者“金蝉脱壳”,不让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蒙混过关。切实维护购房人合法权益,做好保交楼工作。“一头”抓优质房企,一视同仁支持优质国企、民企改善资产负债状况。
三要促进转型。有条件的可以进行现房销售,继续实行预售的,必须把资金监管责任落到位,防止资金抽逃,不能出现新的交楼风险。要形成房屋安全长效机制,研究建立房屋体检、养老、保险等制度,让房屋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有依据、有保障等等。
李宇嘉表示,2023年,一边要稳定楼市,一边要纾困企业,一边要保交楼。这三项工作,目前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保交楼进入攻坚阶段,剩下的都是难啃的骨头,都是存在资金硬缺口的。疫情后,民生、预期都要休养生息,怎么尽管稳定下来,2023年的工作仍旧艰巨。
不过,随着需求端政策加快落实,符合条件的城市首套房贷利率下调,一二线城市政策空间不断释放,更多核心城市的信心有望回升。中指研究院认为,若各地政策执行到位,房地产市场最早或在二季度企稳,乐观情形下,2023年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或小幅增长,价格逐渐趋稳。
许小乐认为,预计2023年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入市,供求关系恢复平衡,市场交易量价迎来温和修复,上半年房价逐步企稳回升。不过,取消行政性干预,意在恢复市场调节机制,并不是鼓励加杠杆炒房。在“房住不炒”政策框架下,市场会向中枢水平靠拢,不会出现报复式大涨。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标签: 二手房市场
您可能也感兴趣:
今日热点
为您推荐
热议:楼市出现积极信号!多地二手房市场率先回暖
动态焦点:3个月后 新能源车价或将出现大变化?这一原材料价格创4个月来新低
世界今亮点!今晚油价下调!春节出行 加满一箱油将少花8元
排行
精彩推送
- 和特斯拉正面刚!小鹏汽车官宣降价:最高降幅3.6万!对老车主...
- 热议:楼市出现积极信号!多地二手房市场率先回暖
- 动态焦点:3个月后 新能源车价或将出现大变化?这一原材料价...
- 世界观热点:华侨城团圆季:新春享钜惠,安家故乡正当时
- 世界今亮点!今晚油价下调!春节出行 加满一箱油将少花8元
- 环球报道:食品加工制造板块跌1.54% 皇氏集团涨4.75%居首
- 天天热讯:白酒概念板块跌1.15% 广誉远涨6.07%居首
- 三木集团拟向第一大股东定增募不超3亿 股价跌3.89%
- 【全球快播报】振华股份拟发不超6.4亿可转债 股价跌4.83%
- 芯海科技:公司主要的核心技术包括ADC和MCU及物联网一站式解...
- 大行评级 | 德银:上调京东(9618.HK)目标价至335港元 评级“买入”
- 当前快播:超121万亿元!与你息息相关 释放什么信号?
- 环球今头条!国资委:加大云计算、卫星互联网等领域投资力度...
- 【天天报资讯】国资委:2022年中央企业实现净利润1.9万亿元 ...
- 威孚高科:公司燃油喷射系统产品依然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具有...
- 兴业矿业:乾金达采选产能为30万吨/年,2022年受采区二期建设...
- 天天观察:中国人口迎来负增长 怎么看?啥影响?
- 【环球时快讯】2023年退市第一股定了?有股民“买两手留纪念...
- 天天观焦点:来伊份:2022年净利同比预增224.18%左右
- 热资讯!收评:三大指数涨跌不一创指涨0.24% 酒店板块领涨
- 红豆股份拟定增募资不超12亿元 股价跌0.98%
- 祁洁萍离任淳厚稳嘉债券
- 澳股收跌0.03% 澳大利亚消费者信心大幅提高 力拓警告短期内...
- 环球播报:比亚迪已向泰国市场累计发运超万台BYD ATTO 3
- 天天最资讯丨宝盈基础产业混合增聘张天闻赵国进离任 2022年跌34%
- Rhider NFT -- 以质量和社区为中心的数字藏品
- 恒邦股份:公司的原材料主要依靠外购,大宗商品上涨的同时,...
- 江门绿威中标江门公用能源环保有限公司多个项目
- 速读:大摩:维持中国中药(0570.HK)增持评级 目标价下调至5.2港元
- 天天精选!花旗:上调福莱特玻璃(6865.HK)净利润预测 目标价...
- 天天快消息!计算机应用板块午后持续走低 大智慧跌停
- 650泰铢是多少人民币(2023年1月17日)
- 1澳币等于多少人民币(2023年1月17日)
- 全球热推荐:一日元等于多少人民币(2023年1月17日)
- 环球看热讯:掌阅科技预计与字节关联交易7亿 称不损中小股东利益
- 环球要闻:1台币等于多少人民币(2023年1月17日)
- 当前动态:暴雪网易彻底谈崩:事发IP控制权之争 暴雪反对网之...
- 全球热消息:2022年全国共审批12.3万个项目环评文件 涉及投...
- 热资讯!ETF追踪:昨日ETF净申购101.58亿元 资金加仓沪深300ETF
- 当前资讯!瑞信:维持李宁(2331.HK)跑赢大市评级 目标价上调至86港元
- 焦点资讯:大和:下调国泰(0293.HK)评级至跑赢大市 目标价9.5港元
- 每日观察!发生了什么?弘业期货突然暴拉36%!外资大举扫货48...
- 继续“买买买” 北向资金2023年以来累计净买入额已超800亿元
- 全球观天下!2022年城镇新增就业1206万人,超额完成1100万人预期目标
- 实时:港股异动丨体育用品股走强 特步国际一度大涨超14%
- 今日看点:国家统计局:2022年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城镇
- 世界热点评!捷顺科技:公司主导或参与完成的标准(国家标准...
- 大行评级 | 大和:上调万国数据(GDS.US)目标价至25美元 评级“持有”
- 天天新消息丨2022年我国GDP超12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0%!
- 热点在线丨2022年货物进出口总额420678亿元,比上年增长7.7%
- 通力科技:公司产品未应用于飞机上
- 每日观察!果麦文化:公司暂未在数据确权方面进行布局
- 焦点资讯:午评:三大指数涨跌互现创指涨0.19% 半导体板块领涨
- 最资讯丨国家统计局: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883元 ...
- 天天微头条丨港股异动丨德昌电机一度涨7% 市值重回百亿港元
- 统计局:2022年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883元,比上年名...
- 天天亮点!A股异动 | 洪兴股份跌6.45% 约339.01万股首发前...
- 世界关注:统计局:2022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0.0%
- 腾讯回应退租朗科办公楼:属于正常调整
- 天天要闻:人民币将呈现升值趋势
- 短期美元指数快速下滑 促使人民币估值上修
- 国家统计局:2022年末中国男性人口比女性人口多3237万人
- A股异动 | 德方纳米涨7% 年产11万吨磷酸锰铁锂项目已投产
- 【环球报资讯】本松新材终止创业板IPO 保荐机构为财通证券
- 全球热门:游族网络:孙莉辞去财务总监职务
- 全球速递!金米特终止北交所IPO
- 世界聚焦:涨停雷达:军工个股异动 恒久科技触及涨停
- 世界头条:国家统计局:2022年末人口总量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
- 华能水电:公司资本化的研发投入放在资产负债表在建工程科目
- 天天微头条丨景点及旅游、酒店餐饮板块异动拉升 西安饮食涨超6%
- 港股异动 | 中国同辐(1763.HK)再度高开超4% 预计2022年归...
- 世界视点!美元重新定价 需要看到美联储预期有转向
- 兔茅上市不到一周价格却“腰斩”?节前白酒消费迎来复苏 市...
- 热文:什么情况?恒大与14年“老友”分道扬镳 3家公司齐发公告
- 国际金价大涨 金条卖爆了!生肖金有多抢手?吃顿饭再去买可...
- 当前热点-财政部:进一步做好新阶段疫情防控经费保障
- 最新资讯:早间公告:皇氏集团控股子公司与晶华新能源共同设...
- 环球微资讯!广发证券:春节期间银行股投资价值依然可观
- “专网通信”骗局余波:又一上市公司与隋田力多年合谋造假手...
- 春节临近,菜篮子产品供应如何,价格怎样?
- 富国基金蔡卡尔:港股行情火热 反弹持续性或可期
- 全球简讯:A股大涨!部分私募却悄悄撤退,什么信号?
- 【世界速看料】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一批经济社会领域重要国家标准
- 实时焦点:开业运营7周年 亚投行“朋友圈”何以越来越大?
- 恒生指数反弹近50% 港股通免税政策继续实施!机构最新买入个...
- 国泰君安:预期峰回路转 积极布局复苏进程中的“跨年行情”
- 大智慧:股东湘财股份拟减持不超1.96%股份
- 世界即时看!"牛市旗手"集体爆发,行情来了?最牛券商股半月...
- 新动态:证券时报刊文:“提前还房贷”为啥又掀高潮?
- 每经热评丨佣金不得明显低于成本 将使券商摆脱恶性竞争
- 森麒麟:公司董事会已经调减了本次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规模及...
- 快看点丨国内油价将迎2023年首降!加满一箱约省8元
- 天天快消息!“牛市旗手”集体爆发 行情来了?最牛券商股半...
- 全球看热讯:特斯拉全球降价打响价格战 2023年更多车企加入战局?
- 全球时讯:2个月股价大涨46%!这家股份行“秀”业绩:净利增...
- 百亿基金经理最新持仓来了 调仓换股哪些方向受追捧?
- 诚达药业将于1月20日解禁2832.21万股
- 【全球速看料】水利部:2023年将加快建设国家水网,完善水资...
- 天天快消息!三木集团:拟向第一大股东定增募资不超3亿元
- 第二届数字河南云博会公益助企在线启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