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 > 正文

资本市场“芜湖板块”发展速度快 力争上市企业数量五年倍增

“最会赚钱的公司”海螺水泥、“坚果第一品牌”三只松鼠、游戏头部企业三七互娱、“公务招考第一品牌”中公教育……这些资本市场名气响亮的上市企业均来自安徽省芜湖市。

据了解,目前芜湖市共有境内外上市公司21家,“新三板”挂牌企业52家,安徽省股交中心挂牌企业627家,上市公司数量位居安徽省第二位。尽管地处中部,但资本市场“芜湖板块”已然向东看齐,发展速度令人刮目。

8月17日-18日,由芜湖市委宣传部、芜湖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等单位联合主办,芜湖上市企业协会等单位承办的芜湖市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媒体见面会在芜湖召开,各方热议资本市场的“芜湖速度”,畅谈“芜湖板块”发展前景。

资本市场“芜湖板块”发展速度快

近年来,芜湖市积极顺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紧紧围绕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加资本市场“四新加一资”的经济发展新思路,抢抓资本市场发展历史机遇,政策体系不断健全,板块规模不断壮大,首发上市取得突破,直接融资保持高位发展,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断增强。

芜湖市副市长汤劲松在会上介绍,目前,芜湖市共有境内外上市公司21家,其中上交所6家、深交所9家、港交所6家;过会待发企业1家、报会企业1家,辅导备案企业13家,“新三板”挂牌企业52家,安徽省股交中心挂牌企业627家。

2019年,芜湖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639亿元,同比增长20.83%,实现净利润521亿元,同比增长18.84%。其中海螺水泥实现营收1570亿元、净利润343.5亿元,稳居安徽省第一。楚江新材、三七互娱、淮河能源、三只松鼠营收突破百亿,海螺创业、信义光能、三七互娱、中公教育净利润超十亿,上市公司在推动经济、环境和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排头兵作用。

截至8月14日,芜湖21家上市公司总市值8966亿元,资产证券化率突破200%,远远走在安徽省前列。全省上市公司市值排名前十中芜湖市占据3名,其中海螺水泥总市值3060亿元位列安徽省第一,中公教育总市值2257亿元位列全省第二,三七互娱总市值906亿元位列全省第四。

芜湖资本市场的发展速度令人称赞。要知道,芜湖曾经是“四大米市”之一,工业基础较为薄弱。

“芜湖曾经面临的是铜墙铁壁的困境。”芜湖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陈国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我们的东边是马鞍山,钢铁基地。西边是有色基地铜陵,芜湖没有资源、没有国家重点项目,就夹在铜墙铁壁之间,工业以前是芜湖的一个薄弱点。”

陈国对《证券日报》记者介绍说,解放前夕的芜湖,工业仅有一个纺织厂、一个电厂和一个面粉厂。上世纪50年代后期,芜湖办了一批厂,有冶炼、锅炉、仪表厂等等,合计240多家企业涉及37个门类。虽然门类齐全但体量都很小。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体制下这些中小企业全面亏损,到1998年全市200个左右的企业基本处于停产或者不生产的状态,90%企业资不抵债。

改革迫在眉睫!

力争上市企业数量五年倍增

陈国表示,芜湖用了三年时间实现企业改制、职工转型。市委市政府下定决心对企业彻底进行改制重组,职工彻底转型,让企业成为一个独立的主体在市场是运行。最后,通过嫁接招商,构建支柱产业。

“当时我们瞄准的都是国内大企业和上市公司,跟他们谈芜湖的优惠条件,希望他们来投资。逐渐的,芜湖形成了三大支柱产业,以奇瑞为核心的汽车零部件产业,以海螺为主的新型建材产业,以美的为主的电子电器产业。”陈国告诉《证券日报》记者。

为抢抓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加快重点企业上市进程,支持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龙头企业借力资本市场发展壮大,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芜湖市正在研究出台《关于全面推进企业上市五年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

芜湖市副市长汤劲松表示,力争到2023年末,全市沪深港上市公司达到30家。力争到2025年末,全市沪深港上市公司达到40家;各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确保新增2家以上龙头企业上市。

芜湖相关部门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说,目前芜湖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已经有了积极效果,将聚焦机器人及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现代农业机械、通用航空、微电子、新型显示、轨道交通装备、新材料、节能环保装备、大数据及产业互联网等十大“战兴”产业,努力在产业链提升、龙头企业培育方面实现新突破。

“芜湖将支持有关县(市)区、开发区聚焦产业发展重点,申报省级线上经济发展试验区、新一代汽车电子和数字电商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我们将围绕机器人及智能装备、通用航空、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全力争取获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上述人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