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 > 正文

央行: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9.62万亿元

三季度金融货币数据出炉,支持实体经济成效明显。人民银行1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6.26万亿元,同比多增2.63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9.62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9.01万亿元。

在同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表示,目前信贷和社融增速仍是合理增长,还没有到偏快增长。应该允许宏观杠杆率有阶段性的上升,扩大对实体经济的信用支持。

信贷支持发力,得益于货币政策的护航。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表示,下一阶段将根据形势变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支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提供良好的货币环境。

今年以来,为对冲疫情的影响,金融“暖流”持续涌向实体经济。体现在信贷数据方面,前三季度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6.69万亿元,接近去年全年16.88万亿元的水平。

同时,实体经济从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获得的直接融资大幅度增加。阮健弘介绍称,前三季度企业的债券净融资是4.1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65万亿元。企业的境内股票融资是6099亿元,比上年同期多3756亿元。

尽管疫情影响有所缓解,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不减。从单月数据来看,9月份新增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1.9万亿元,环比多增6200亿元,同比多增2100亿元。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的同时,社会融资结构持续优化。阮健弘介绍称,前三季度对实体经济的中长期贷款是11.85万亿元,占各项贷款新增量的72.9%。

“企业的中长期贷款从3月份开始持续加快,9月末余额增速是14.8%,这是2018年以来的最高点。从中长期贷款的实际投向看,金融机构对重点领域的中长期贷款的力度在不断加大,贷款结构持续优化。”阮健弘表示。

疫情冲击高峰过去,未来货币政策走向如何,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孙国峰表示,货币政策坚持稳健取向不变,更加灵活适度,更加精准导向,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确定性应对各种不确定性,完善跨周期设计和调节,维护正常货币政策空间,平衡好内外部均衡,处理好短期和长期的关系,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长期均衡。

孙国峰说,下一阶段人民银行将继续灵活运用中期借贷便利、公开市场操作、再贷款再贴现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满足经营机构合理的短期、中期、长期流动性需求,既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促进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也不搞大水漫灌。

今年以来,资管新规过渡期延长受到市场广泛关注。“去年一年资管产品存量都在压降,今年情况有一些变化。”阮健弘表示。

阮健弘介绍称,到8月末,金融机构的资管产品资产合计90.1万亿元,比年初增长4万亿元,同比增长4.5%。今年以来,金融管理部门有序推进资管产品的整改、转型,资管产品的风险状况得到改善。

与此同时,资管产品服务实体经济的总量在扩大,方式在优化。8月末,资管产品的底层资产配置实体经济的余额为39.9万亿元,比年初增加2.8万亿元,占全部资产的比重是44.2%,比重较年初提高1.2个百分点。

阮健弘表示,从结构上看,资管产品投向实体经济的底层资产主要都是标准化的资产,其中非金融企业的股票比年初增加1.86万亿元,企业债较年初增加1.89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