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财 > 正文

打卡0元学、全额返学费?小心不要被割韭菜

线上教育火热,不少家长反映,花了少则数百、多则数千元购买了各色打着“0元学”旗号的课程。然而,记者调查发现,所谓“打卡0元学,全额返学费”之类产品,多数都是商家精心炮制的陷阱。

“若干天打卡全额退款”,既能督促孩子学习,又能全额返现,看起来一举两得。然而,一众用户一天不断、辛苦打卡,等到的却往往是“不能返现”的结果。为了逃避兑现承诺,有的app不断修改打卡规则、提升难度,甚至三个月内就更新了近70次;有的搬出压根儿没提过的审核要求,挑三拣四声称打卡不合格;有的偷梁换柱,诱惑用户同意“提前返现”,以课程、优惠券等进行冲抵;更有甚者直接圈钱跑路,“返现”彻底成为泡影。

营销很美好,现实很骨感。这类课程app玩的还是虚假营销的老伎俩,但借助网络,套路显然又深了许多。他们先以一大波公众号文章贩卖焦虑,似乎不买课就会耽误孩子、步步落后;再利诱一些用户“现身说法”,以“隐藏的销售者”身份分享良好体验;后又有网络支付让消费变得极其便捷,一点即付款,消费者根本来不及看隐藏在犄角旮旯里的协议;等到已然入坑,app随意修改设定、强行升级,用户就只能任人鱼肉了。这一条龙“服务”,显然比拿着大喇叭狂喊“最后一天、亏本甩卖”更容易让人上钩。

“0元学”课程看似福利,实则陷阱。对“散户”而言,损失的可能是几百几千元;但对于某些app而言,其积少而多、涉嫌的违规盈利,则不可小视。巨大的维权成本面前,消费者往往自认倒霉,违规者却赚得盆满钵满,网络交易的信任根基也会被蚕食,这显然不是法治社会的应有之义。治理乱象,还需监管行动,动真碰硬,打击不法牟利,净化网络交易环境。比如,这些课程app的用户协议,是否公平公正?一旦与用户签署,商家有无单方随意更改的权力?恐怕都是值得严查深究的。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倒是有不少高价的陷阱。消费者掏钱之前,还是应多立足自身、回归本心,少被商家的“让利”“酬宾”等说辞带跑偏,否则一不留神反会成为被人收割的“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