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 正文

诺诚健华登陆科创板:开启“A+H”两地上市模式

日前,生物医药企业诺诚健华在科创板上市,正式开启了“A+H”两地上市模式。此次登陆科创板后,诺诚健华也成为继百济神州、君实生物、荣昌生物等创新药企业后,又一家“A+H”上市的未盈利创新药公司。业内分析称,近年来选择打通“A+H”双融资平台的上市企业越来越多,“A+H”两地上市的模式也有望成为未来企业融资趋势。

诺诚健华“A+H”上市

据披露,诺诚健华成立于2015年,产品布局聚焦于治疗肿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得益于良好的研发速度,2020年3月,诺诚健华在港交所上市。近日,诺诚健华又正式登陆科创板,开启了“A+H”两地上市模式。

据了解,在登陆科创板前,诺诚健华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科创板上市公告书中做出过特别风险提示,表示目前公司尚未盈利且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同时,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1年,诺诚健华营收分别为124.70万元、136.36万元、10.43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亏损21.41亿元、3.91亿元和6454.60万元。

”诺诚健华表示,公司产品管线较多,预期未来需持续较大规模研发投入。报告期内,诺诚健华投入大量资金用于产品管线的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及新药上市前准备。2019年至2021年,诺诚健华研发费用金额分别为2.34亿元、4.23亿元和7.32亿元。

“新药研发具有高度不确定性,需要大量的前期资本开支,且存在不具有商业可行性风险。”诺诚健华坦言,该公司的主要产品之一奥布替尼已开始商业化销售,另一药品已获批在博鳌超级医院作为临床急需进口药品使用,公司其他产品均处于研发阶段。

据了解,诺诚健华此次科创板IPO计划募资40亿元,其中,21.51亿元用于新药研发项目,1.67亿元用于药物研发平台升级项目,3.94亿元用于营销网络建设项目,8773.85万元用于信息化建设项目,12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选择“A+H”上市企业有所增加

对于“A+H”两地上市模式,高级经济师邓之东向信息时报记者表示,科创板主要针对的是具有广阔成长潜力、符合战略新兴产业定位及科技型、创新型科创企业,上市门槛比A股其他板块要求更低;科创板上市采取注册制,审核程序简化,上市速度更快;科创板相对港股则流动性更强,企业融资效率要高很多。多家医疗健康公司选择“A+H”两地上市,其中A股具有显著的融资效率和流动性,可大幅提升上市企业在内地市场的竞争力;港股则能更好地实现国际化,提升企业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利于企业“出海”。

据悉,此次登陆科创板后,诺诚健华也成为继百济神州、君实生物、荣昌生物等创新药企业后,又一家“A+H”上市的未盈利创新药公司。回顾来看,2018年12月,君实生物登陆港交所发行H股。2020年7月,君实生物登陆上交所科创板发行A股。百济神州、荣昌生物也分别于2021年12月、2022年3月实现两地上市。

近年来,选择“A+H”两地上市的企业越来越多。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显示,目前已有146家企业打通双融资平台。“两地上市面向的投资者更多,融资更快,容易获得更好的估值;两地上市有利于分散风险,提高投资人信心;有助于形成外汇储备,方便企业并购收购。”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分析道。

业内分析人士于文龙向记者表示,“A+H”模式可带来以下几大好处:一是提高知名度。大多数制药企业都需要打开知名度,从而在未来的市场销量上形成非常好的影响;二是便于融资。制药企业最大的成本就是研发。研发耗资巨大,如果在一个市场上多次定向增发做“吞金兽”的行为,会导致市场印象不好,采用“A+H”,轮换增发还是有弹性机制和余地的;三是有利于股市的稳定。

知多D

“A+H”上市

“A+H”上市包含三种模式,分别为“先H后A”“先A后H”“A+H同步”。其中,“先H后A”可以理解为企业对资金存在较大需求,因此选择能够快速上市融资的H股解决燃眉之急,之后业绩更好时回归A股,以求获得更高估值和更多融资。而“先A后H”可以理解为企业对国际化发展有需要,需要H股这样一个对外的融资平台。

标签: 诺诚健华登陆科创板 A+H两地上市模式 治疗肿瘤 自身免疫性疾病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