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 正文

甘肃张掖:实施绿色富农行动推动全市林草产业加快发展

甘肃省张掖市坚持把林草产业和木本油料作为推动乡村振兴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思路,围绕黑河流域、交通干线、荒漠戈壁、沙化耕地等重点区域地段,大力实施绿色富农行动,推动全市林草产业加快发展。

“十三五”以来,张掖市新增特色经济林种植面积30.7万亩,经济林果总面积达到93.56万亩,优质林果面积达52万亩,文冠果、元宝枫等木本油料5.07万亩。2021年,全市经济林果和木本油料果品总产量达20.5万吨,实现年产值8.2亿元。

建起生态经济复合林网

近年来,张掖市依托国土绿化试点示范、规模化防沙治沙、新一轮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和山水林田湖草等重大生态修复项目,细化分解目标任务,优化生态产业布局,科学编制作业设计,着力打造交通主干道、黑河沿岸优势林果产业带和沿山高原特色林果产业片。

目前,市域内戈壁荒滩、重度沙地和重要水源地生态经济复合林网逐步建起,红枣、葡萄、梨、枸杞、木本油料等特色林果产业带基本形成。建成以“红桥庄园”“祁连”“国风”等葡萄酒业公司、“祁连红”“枣尚好”等枣加工公司、“睿裕祥”“杞瑞源”等枸杞加工公司为代表的规模以上企业18家,设计产能12万吨,年生产各类产品5.6万吨,实现销售收入3.5亿元。

紧紧围绕草原生态保护和草产业发展,张掖市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狠抓科研攻关与技术推广,探索生态保护与产业培育协同发展、互相促进的新路子。全市筛选推广优良草种22个,引进国内外高产优质牧草品种125个,建立主推优质牧草试验示范基地10个,夯实草产业发展基础;种植各类优质牧草141万亩,年产优质牧草100万吨以上,产值约20亿元。以林草资源为依托,观光采摘、休闲度假、生态旅游活动蓬勃兴起,对林草产业的贡献率逐年提高。

张掖市依据区域特点,把造林绿化与特色林果产业发展相融合,大力实施道路林网、水系林网、农田林网、水源涵养林、防风固沙林建设,积极发展优质梨、葡萄、红枣、枸杞、杏、文冠果等特色经济林基地,打造交通主干道、黑河沿岸多树种、多林种、多层次、多色彩的生态景观林和特色林果产业片,加快形成集生态观光、森林体验、休闲农业、游憩康养于一体的复合型生态经济廊道。甘州区的黑河生态园、临泽县张罗公路万亩葡萄长廊、高台县新绿达公司经济林基地、山丹睿裕祥枸杞基地、民乐海升集团矮化密植苹果园、肃南县张肃公路绿色生态长廊等,在生态与产业融合发展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均取得了初步成效。

培育生态产业龙头

按照造林主体得实惠、生态环境大改善、林业产业快发展的目标,张掖市探索建立以公共财政为基础、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渠道投资机制,在统筹用好中央、省市财政资金的基础上,积极争取财政支农、林业贴息贷款、政府专项债券等专项资金,通过大力支持建设现代农林产业园区、特色林果基地等方式,大力培育产业龙头企业和新型合作组织。

目前,已建成高台县共裕高新农牧科技公司、临泽县红桥庄园葡萄酒有限公司、临泽县枣尚好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山丹县普瑞拓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山丹县睿裕祥枸杞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等20多家林草产业龙头企业,对整个生态产业起到了引领、带动、示范作用。

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引进和示范推广林果新品种100多个。在栽培模式上,标准化种植、客土培肥、节水灌溉等措施广泛应用,并逐步向绿色、有机栽培方向转变。高台县共裕高新农牧科技公司大力发展循环生态农林业,通过测土配方,水肥一体化使用,逐步打造绿色产业基地,建成以早酥梨、红枣为主的特色经济林4500余亩,亩均收入5000元以上,打破了当地砂石地无法种植果树的传统。全市积极开展“三品一标”申报认证工作,“张掖葡萄”获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认证,“临泽小枣”获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和“甘味”农产品品牌认证,睿裕祥枸杞、金满园珍珠油杏、临泽御枣等获得“绿色食品”认证。

近年来,张掖市抢抓政策机遇,在全省率先推进国家储备林建设,聚焦保障国家粮油安全,通过集约人工林栽培、现有林改培,退化林修复等方式,推进树种结构调整、品种改良和基地建设,全力推动以文冠果、元宝枫为主的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目前已建成甘州区巴吉滩万亩文冠果基地、人祖山口万亩元宝枫基地、祁连山水涵院文冠果良种繁育基地,培育高台县新怡文冠果科技公司等一批初具规模的文冠果种植、加工、销售示范企业,木本油料产业进入起步发展阶段。

今后,张掖市将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契机,打造规模优势与品质优势并重的林草产业,将木本油料作为今后全市林果产业发展的突破口,规划“十四五”期间新发展木本油料基地15万亩,把森林建设成“粮库”“油田”,打造全省木本油料产业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示范区,促进全市林业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协调并进。

标签: 甘肃张掖 绿色富农行动 全市林草产业 红桥庄园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