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快讯 > 正文

中外专家:人类命运共同体代表全球化发展方向

中外专家交流研讨人类命运共同体代表全球化发展方向

本报记者杨啸林

4月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共促全球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题研讨会在京举行。与会国内外专家学者围绕世界动荡根源、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实践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在当前局势下,探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有着特殊意义。”中国外文局出版社荣誉英文主编大卫·弗格森表示,美国军工复合体是俄乌冲突的始作俑者和最大受益方。早在1961年,美国前总统艾森豪威尔就曾告诫美国民众要警惕军工复合体的危害。然而60多年过去了,美国社会仍未能控制住这头“怪兽”,任由其更加肆无忌惮地操纵美国内政外交和军事政策,对全球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当前动荡的世界提供了新思路,使人类有可能阻止这头“怪兽”将国际社会拖入深渊。

英国牛津大学凯洛格学院高级研究员、荣休教授和国际移民研究所前所长、全球中国学术院终身院士罗宾·科恩表示:“当我们谈到人类命运共同体时,需要超越全球化、全球治理等传统西方观点,从更广阔的维度思考世界不同地区如何在差异下交流融合。”他表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各地区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了引导,能够进一步增进不同文化间的相互理解与尊重,引领各国围绕这一理念团结一致。

“中华文明以共同体为本位,推崇的是个人对家、国、天下等不同层次共同体的维系和发展所应承担的责任。”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教授强世功表示,中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基于中华文明以共同体为本位的理念,充分体现了一个负责任大国对整个人类命运应有的主动担当。

“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一个可以引导国际社会进行一系列交流、交往和开展活动的重要原则。”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副所长刘作奎表示,在当前世界冲突频发的背景下,最大的安全保障不是契约,而是一种维护全人类和平的思维,通过发展合作寻求和平。中国坚持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安全体系,提出与人类共命运的安全制度设计,为建立均衡、有效、可持续的全球安全机制贡献中国智慧。

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贺耀敏表示,倡导经济全球化是中国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真实写照。他从四个方面总结了中国促进经济全球化的贡献:一是打造平等协商、广泛参与、普遍受益的区域合作框架,合力构建开放型亚太经济;二是引导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三是主动适应全球产业分工调整变化,积极引领全球价值链重塑;四是支持多边贸易体制,帮助发展中成员更多从国际贸易和投资中受益。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气候危机、贫富分化等全球性问题,世界各国已逐渐意识到国际社会是命运相连、荣辱与共的大家庭,唯有放弃非此即彼的冷战思维,寻求合作共赢才能应对全球复杂挑战。”英国剑桥大学政治与国际研究系高级研究员、全球中国学术院终身院士马丁·雅克表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代表未来全球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将引领世界各国人民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标签: 人类命运共同体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