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快讯 > 正文

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广东各地举办文化遗产系列活动

6月11日是我国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广东各地举办文化遗产系列活动,呈现出广东文化遗产的迷人光彩,让群众共享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的丰硕成果。

新晋非遗项目授牌

11日,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广东主会场(中山)暨石岐龙舟文化周启动仪式在中山举行。启动仪式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中山独具特色的民间传统舞蹈——醉龙舞表演中拉开帷幕。随后,来自梅州的杯花舞、清远的瑶族长鼓舞、中山的咸水歌悉数亮相,共同演绎岭南文化丰富多样、异彩纷呈的魅力。

本次活动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山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启动仪式上,主办方为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第八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正式授牌。广东省共有18项非遗代表性项目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第八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有115项。

此外,2022年广东省“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也正式发布,系列活动包括“非遗少年学”优秀案例征集活动、“非遗少年说”青少年展示展演活动两项内容。

本次主会场活动为期四天,以非遗项目表演、非遗购物节、非遗墟市等多种形式展示广东非遗的魅力。其中,“广东省第八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图片展”在中山市博物馆新馆展出,脸谱绘制、彩扎、古建筑陶塑瓦脊制作技艺、猫头狮(龙川猫头狮)等非遗项目的精美作品,引来众多观众打卡。

当天,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还在中山召开2022年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会议明确了广东下一步的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方向。会议指出,要抓好基础工程,加强非遗资源的普查和发掘,完善档案制度,加强档案数字化管理,不断完善四级项目名录体系,实施记录工程,做好非遗的整体性保护;要抓好传承工程,加强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制度建设,建立评估制度,构建更具时代活力、更具担当作为的传承梯队;要抓好传播工程,鼓励新闻媒体、文艺创作生产单位积极创作,讲好非遗故事,利用各类公共文化设施开展传播普及活动;要抓好展示工程,完善传承体验设施建设,统筹利用好现有资源,实现省、市、县三级非遗展示场所全覆盖,增强民众的非遗保护意识。

湾区青年打卡文化遗产

11日,2022年粤港澳青年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体验活动也正式启动。近30名粤港澳三地青年来到本次活动的第一站——中山市。

在导游的带领下,粤港澳青年们冒雨打卡了岐澳古道文化遗产游径、中山温泉宾馆党史教育基地、孙中山故居纪念馆、翠亨村、中山市博物馆、三溪村等历史文化景点,在行走文化遗产游径中,品读大湾区文化魅力。

吴岸发是参与此次行走文化遗产游径活动的青年之一。来自广州的他,是粤港澳广东创新创业基地的一名农业科技企业创始人。“我们在粤港澳大湾区创业,理应对这片土地的历史文化内涵有所了解。”吴岸发表示,本次体验活动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沉浸式的体验,让我更能理解孙中山先生在艰苦时代奋发图强的精神,也让我认识到身处和平时代的我们,更应该担起时代的责任和使命”。

记者了解到,12日,粤港澳青年们还将前往江门市,参观开平自立村碉楼群、开平立园等人文景点,并举行2022年粤港澳青年文化遗产游径体验活动创新创造工作坊分享对接会。

群众体验非遗文化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广州、肇庆等地也推出各类文化遗产活动,把非遗保护利用的成果与群众共享。

在广州,广东省博物馆(广州鲁迅纪念馆)联合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举办“非遗工匠汇”,探寻广作传统工艺所承继的中西交融与工艺之美。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举办了乱针绣创艺手作、乱针绣体验讲座、粤剧手作三大主题活动,让少儿读者了解非遗、爱上非遗、传承非遗。

在肇庆,“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现场集结了粤港澳大湾区和肇庆本土众多非遗项目,共设40个展销位。高埗矮仔肠、肇庆裹蒸、疍家糕、德庆竹篙粉……各式各样的非遗美食让市民体验了一场“舌尖上的美食之旅”。

广东省古迹保护协会还于10日启动了2022年度广东省“考古进校园”系列活动。第一期活动设在广州市第二中学,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研究馆员崔勇以《水下考古与海上丝绸之路——破解南宋沉船“南海I号之谜”》为题,带领学生探寻水下考古的奥秘。

标签: 考古进校园 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广东各地举办 文化遗产系列活动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