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 正文

嘉实基金刘珈吟:港股有望筑牢底部 看好未来新经济投资价值

嘉宾介绍:刘珈吟,硕士研究生,13年证券从业经历,6年投研经历,2009年加入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曾任指数投资部指数研究员一职,现任指数投资部基金经理

港股市场持续调整,何时将筑牢底部?美联储的“鹰派”决议将如何影响港股与A股市场表现?2022年A股有哪些投资主线?对此,嘉实基金刘珈吟跟大家分享精彩观点。

刘珈吟表示,今年的2条投资主线,第一条是新基建的发力以及信息新基建推动,第二条就是新能源车产业链的智能化进程。港股市场有望筑底,且认为在疫情扩散的担忧造成的波动中逐步增加部分的仓位是一个不错选择。

A股市场方面,她认为相较于港股以及中概股与美股的教高相关性,A股与美股的相关性长期处于弱相关,因此美联储的“鹰派”决议其实对A股的影响十分有限。

以下为文字精华:

1、嘉实基金刘珈吟:后续关注新基建和汽车智能化

提问:您如何看待这些赛道股近期的调整?面对这种短期较大的调整,您是否对投资者有一些好的建议?

刘珈吟:确实近一个月,全球股市都玩起了“萝卜蹲”游戏。我们如果直观的从图形来看,这轮回撤偏技术型调整,调整的时点其实在12月初左右就开始了,目前只是回调的延续期,直接原因还是整个板块前期获利过多,以及当下资金风格的迁移。

对于很多投资者而言可能目前面临着非常艰难的选择,一部分投资者很早就进入或刚刚进入了类似于新能源等一些热门赛道,很多投资者是冲着长期投资价值去的,但是对于目前的波动情况,收益在不断被侵蚀,那要不要先减掉避开?

其实我觉得对于投资者而言,你所选择的赛道股回撤的时候,才体现你投资的坚定性,任何一项投资都很难是永远一帆风顺的,目前的回撤在反过来敦促你去加深对投资的理解。

可能你需要问自己几个问题,你对你投资的行业是否充分理解?为什么坚信所投资的赛道会带来长期丰厚的回报?这种坚信是否能让你长期的坚持投入?

在波动期间,学习+研究往往是最好的镇定剂。如果反思过后,当时的配置逻辑没有发生改变,其实就不必太过担忧,我们减少看净值的频率,多关心一下咱们的生活,反而可能是一个让心里更加踏实的做法。

提问:从配置的角度出发,接下来您关注哪些机会?

刘珈吟:2022年,我们认为市场的脉络和方向将会围绕着几个关键字。

从整体环境上看,一个字就是“稳”,既整个投资主线将会顺着稳增长面临的必要的经济增速带来的经济改革、能源革命以及科技创新。在之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就明确提出要求2022年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政策发力适当靠前。

最近一个月各部委从顶层设计上陆续出台了各个相关的产业规划和行动方案,包括在货币政策上央行的表态以及降息的行动,都围绕着为迎接二十大的顺利召开所需要的一个漂亮的“成绩单”,我们认为国家层面的决心和信心是很大的,今年将会是稳增长的政策大年。

从风格上,我们关注的关键是二个字“均衡”,尤其是新旧经济的均衡,包括新经济中符合未来战略发展方向,旧经济中困境反转;具体到行业或者赛道选择上,我们聚焦的关键词是“顺趋势”,既在新格局下符合国家政策的,顺应趋势的,变化中不变的新经济发展方向,并且这个新经济发展方向一定是可持续高质量的,呈现信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特点。

近期我们也梳理了历史上5次著名的稳增长年份市场的走势和投资机会(2007、2009、2012、2017、2020),希望能为投资者对今年的投资策略有一定的参考。首先确定发生稳增长年份的政策与市场背景,历史上这5次稳增长大年要不是出现在召开党的代表大会的年份,要不就是全球经济危机之后,而今年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其次,结合历史的经验,我们将稳增长划分为前期、发力、结束三个阶段。

前期一般始于召开大会开年或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稳增长,并伴随着社融企稳。前期由于市场对稳增长刺激政策的力度存在分歧,市场风格较混乱,各个板块相互交替轮动。近期家电建材等稳增长板块与新能源、计算机等板块相互轮动也符合稳增长前期的表现。这个阶段,由于处于缺乏明确的稳增长政策以及相关数据验证,市场整体较震荡,投资者可以耐心等待后续相关政策和数据的改善。

随着各项稳增长政策相继落地,社融增速明显改善,从而投资逐渐回暖,稳增长进入发力期。这个阶段稳增长政策集中发力,且幅度往往超出预期。历史上这个阶段的风格较明确,那些典型受益于稳增长发力的板块,诸如银行/有色/建材/消费等,主要集中在大盘风格。历史数据表明,社融增速的明显改善是进入发力期的标志。当然由于每一轮稳增长所处的宏观形式及产业发展趋势不同,每次稳增长政策的发力点也不尽相同。

比如09年的稳增长,由于当时房地产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且全国基础设施依然落后,当年的稳增长主要集中于旧基建和房地产刺激。如今,在房住不炒的大原则下,本轮稳增长政策的发力点将聚焦于新基建,尤其是传统行业数字化的转型、能源新基建(源网荷储节)的发力以及信息新基建(包括通信、软件、信息安全等)的推动将成为稳增长的重要手段和工具。

当经济后面快速回升时,政府稳增长的力度就会随着有一定的边际削弱。且尤其是新增社融增速到一定水平后,见到经济数据和企业盈利的明显回升,稳增长力度见效了,政策就会开始慢慢收敛,进入到结束期。看过去的历史经验,随着稳增长政策的慢慢结束,市场往往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调整。

此时,投资者就会开始去寻找业绩增速较高、不受稳增长力度减弱影响的板块。那么,成长性较好的新能源板块或受到投资者青睐。尤其是为了实现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新能源产业链的发展,尤其是电动化、智能化将继续迎来历史性的机遇期,整体行业预计将维持高景气发展。

所以总结来说,我们认为今年的2条投资主线:第一条是新基建(包括3个方面:传统基建(绿色交运)的转型;能源新基建(源网荷储节)的发力以及信息新基建(通信)的推动;);第二条就是新能源车产业链的智能化进程。

2、嘉实基金刘珈吟:港股积极信号出现

提问:随着近期港股的调整,有观点认为现在正是到了可以“贪婪”的时刻,如何评价当下以及2022年港股的长期投资价值?

刘珈吟:我觉得这个问题应该分为2个方面去拆解回答。一个回答港股市场的长期价值,一个回答是否可以“贪婪”。先直接说结论,港股市场我认为有肯定是有长期投资价值,但需要注意短期的波动;而是否应该“贪婪”,则“取决于投资行为及认知”。

很多投资者一提到2021年的港股市场应该都是觉得被市场收了很多的学费,很多投资者可能都是一路抄底,但是却发现还有更低的风景。令人不禁想起一句话“市场永远是对的,而人不是。”

进入2022年,我们看到了一些积极的市场信号与各位投资者分享。作为最早布局以港股为标的的指数基金的基金公司之一,我们一直保持着对港股市场的密切跟踪。据统计,截止1/22日,新的一年已有高达7.6亿美元的海外资金流入港股市场,也继续保持了连续38周海外资金对港股市场的净流入。我们也发现专注投资H股和海外中资股的海外基金在新年伊始也录得2.91亿美元净申购。同时,南下资金在新年至今已流入超342亿港币,延续去年12月以来日均超过20亿元的稳健流入态势。

近期,海外知名投资机构在持续加仓中概互联网股,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应数巴菲特和芒格旗下管理的基金,从去年6月其就开启了对中概互联网股的加仓行为。而海外投行对中概股的观点也越来越乐观,高盛2022年最新表态称,中国互联网及科技股票在2021年出现有史以来最大的回调,在低估值、监管政策缓和后,2022年将出现买入机会。

我们也看到了,另一个对港股有着重要积极因素的是越来越多新经济巨头启动了回购计划。其实早在去年整个科技互联网版块跌跌不休的势头中,几个互联网巨头的回购动作就一直未断。

回购大增也可能预示着阶段性筑底,从历史数据来看,2008年以来港股经历过五轮公司回购潮,均在熊市中发生,恒生指数价格与公司回购数量呈现负相关走势,大规模的公司回购往往预示着阶段性底部,并且后续均伴随着一波上涨行情。

当然港股中不仅有代表新经济的互联网与科技公司,也有很多正在转型的传统公司或者高分红率的金融股。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强调了2022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货币政策将以结构性宽松支持为主。而货币政策开始加力稳增长的力度我们也看到了,包括央行的表态以及降息的行动,这对于港股中的金融和消费公司都具备正面催化剂。从我们近期与海外投资者的交流中发现他们已经开始在关注中国的稳增长政策力度及效果,而不像此前几个月那样仍在担心增长大幅恶化。

回看2021年,尽管在全球公共危机以及政策宏观环境下,左右了短期内港股市场的价值释放,但是,目前看到的多个政策以及指导性意见的落地,包括上周多部委出台的关于《关于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都赋予了一个政策层面上较为积极的基调,这些也将会激发港股市场的长期价值,这些从近期的各项数据、包括投资者以及企业的反馈及行动也得到了一定的验证。

从更高的宏观角度上来说的话,像我之前说过今年大概率会是一个稳增长的政策大年,在稳增长的框架下中国需要维持必要的经济增速,各个方面都将围绕着这个目标行动,其中当然也包括了香港市场,尤其是香港市场中很多的中资企业的经营活动。

如果投资者的配置中现在并没有关于香港市场的话,我们认为现在这个时候,比起在市场一致预期前,在疫情扩散的担忧造成的波动中逐步增加部分的仓位其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对于已经有持仓的投资者,首先在波动期间,需要重新审视一下当初的投资逻辑,如果经过回顾后,当时的配置逻辑并没有发生改变的话,可以逐步以定投的方式去摊薄成本,获取未来的上涨的“微笑曲线”。

3、嘉实基金刘珈吟:美联储“鹰派”决议对A股影响有限

提问:近期美联储议息会议释放的“鹰派”论调,令市场承压明显,一些防御类的行业例如银行、消费等板块会是2022年配置的另一条主线吗?

刘珈吟:现在的一个变化是对流动性预期的变化,包括美联储的态度,以及国内投资者对流动性预期的改变;美联储的政策目标是控制通货膨胀、促进充分就业,全球经济周期刻画的主要是全球工业产出,二者之间并不永远是一致的。

另外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有时也会考虑未来政策空间的问题,因此美联储的加息节奏与全球经济周期并不一致。美国最新的去年12月失业率降至3.9%,进一步接近疫情爆发前3.5%的低点,处于历史低位。

而被美联储当做通胀指标的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PCE)在过去12个月中上涨5.7%,目前美国通胀率远高于官方指定的2%目标。通胀持续居高不下出乎所有人意料,大家都希望美联储能在不抑制经济增长的情况下使通胀水平逐渐回归合理。

由于高通胀率将抑制就业率从而损害经济,早在去年年中,市场就已经开始预计美联储将通过收紧货币政策,通过从市场上回收流动性,来控制整体高通胀的局面。而Taper(即缩减购债规模)的实施也是美联储进一步向市场释放收紧货币政策的明确信号。

因此对于机构投资者来说,美国的货币政策转向已是一张明牌,近期较为动荡的美股市场也是市场正在逐渐消化这一信息的表现。

同时我们也发现,相较于港股以及中概股与美股的教高相关性,A股与美股的相关性长期处于弱相关,且自2020年后,相关性明显下滑。我们以200日滚动相关系数为指标,发现A股整体与sp500的相关系数约0.25,再剔除A股蓝筹权重股后,相关系数更是降到0.2。因此美联储的“鹰派”决议其实对A股的影响十分有限。

更重要的是,当下我国的经济形式与信用政策与美国相比是截然不同的。2021年,受到强劲出口数据的支撑,我国总体经济形势较好,因此2020年在疫情特殊时期采取积极财政、货币政策后,我国在全世界范围内率先边际收紧相关政策,全年以宽货币紧信用的政策为主。进入2022年,由于存在出口下滑、消费不振等风险,在近期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再次提出稳增长,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之前我也提到过对2022年投资配置的策略,还是强调将围绕“稳增长”周期部署投资。而近期密集出台的各个部委的相关行业配套政策和发展规划都围绕着这个主题,当“稳增长”进入发力期时,这个阶段的风格较明确,那些典型受益于稳增长发力的板块,诸如银行/有色/建材/消费等,主要集中在大盘、低估值风格板块,近期市场也印证了这一点。

提问:近期市场的热点此起彼伏,最后也想听听您对于“元宇宙”、“新能源”等板块的看法是怎样的?

刘珈吟:元宇宙这个词给我的直观感受,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为什么这么说呢?元宇宙带给市场的热情,上来就呈现出一个浓烈的情绪,描绘了一个非常美好关于“人类未来数字生活”的愿景。

元宇宙其实是一次IT行业的全面变革,我觉得可以把它理解成“5G+”或者“6G+”这么一个概念,它带来的是整个IT行业,从基础设施到硬件再到软件的产业链修正,可以说是一个长期的行业新增长点。

这个变革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目前的上涨就有点类似于去年政府提出双碳目标的时候,是行业发展初期带来的变化性行情,偏情绪性。而元宇宙和双碳的本质不同是,一个由市场和企业驱动,另一个是由政府驱动为主。

所以元宇宙短期很难带来整个板块的利润提升,但是产业趋势性很强,而落地的路线图还需要在实践中证明,毕竟还需要去关注包括社会伦理和数据隐私等等方面可能带来的“乌托邦”的另一面。

新能源给我的印象则是“老树逢春发新芽,绿笋出土节节拔”。能源毫无疑问是全球过去几十年关注的重点话题,而新能源也是在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人类面向未来发展所必须进行的整个社会生产效率的变革。

近期大家议论较多是因为年初的版块发生了较为剧烈的调整。主要原因一个是今年国内新能源车补贴退坡30%,市场担忧短期会对国内新能车销量有所打击,另一个是2021年年底的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了稳增长的政策目标,市场担忧经济增长与新能源发展会产生背离,特别是经历了2021年9月的限电事件后,这种担忧显的更为可靠,同时近期也有不少“运动式减碳”的声音,因此市场会有2022年政府降低新能源投入的预期,这也是近期下跌的主因之一。

在我们看来,首先任何一个行业都不可能是靠补贴能够长久生存的,补贴放松其实对行业的长期发展是利好的,短期可能会有一些影响,但是目前新能源车的整体销量增长动力早已不是政府推动而是市场推动了,退坡并不会改变新能源车整体的销售增长和市占率增长格局,所以并不值得过分担忧。

其次,双碳是全球的长期目标,政策的大方向不可能这么快就发生转变,新能源板块目前已经处于一个相对于前期较低的位置,高额的业绩增速是可以支撑目前的价格,当然实际政策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但是板块的长期大幅回撤应该难以出现。

新能源产业链的发展,尤其是电动化、智能化将持续迎来高质量可持续性的发展,整体行业预计还是维持一个高景气的发展。

标签: 美联储 刘珈吟 嘉实基金 港股 底部 好未来 新经济 投资价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