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不应求到结构性过剩 锂电四大主材之一发生了什么?
作为锂电池四大主材之一,负极材料在2021年受制于石墨化产能紧缺,一度出现供不应求。
短期供需矛盾叠加对下游新能源市场的乐观预判,负极材料厂纷纷加入扩产大军。据不完全统计,行业规划产能超过600万吨,单从数字来看远超市场需求,但扩产落地进展仍需持续观察。
市场普遍认为,负极材料短期仍将呈现紧平衡状态,供需拐点或将延迟到来。供应的短板不在负极材料本身,而在于石墨化产能能否及时跟上,以及原材料涨价压力能否化解。目前负极环节尚未走出绝对龙头,在多足鼎立的竞争格局中,降本成为竞争关键,掌握石墨化及先进工艺的企业有望脱颖而出。
扩产潮迭起
锂电材料在需求拉动下迈上新量级,负极材料也不例外。2021年以来,业内厂商频频抛出扩产计划。
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梳理发现,仅行业第一、第二梯队的7家公司,合计产能规划已经达到230万吨,几乎是2021年全球出货量的3倍。
若将更多厂商纳入进来,产能规模更为惊人。鑫椤资讯统计2024年负极材料产能规划超过600万吨;隆众资讯统计的数字约644万吨。
在需求侧,高工锂电预计2025年全球动力、储能等场景合计将产生1800GWh电池需求。
按照1GWh电池需要0.12万吨负极材料估算,负极材料需求量为216万吨。这意味着上述产能规模已经远超2025年的需求量。
“单从各家企业规划的产能数字来看,确实有产能过剩风险,但如果从有效产能看来,是否会出现过剩还有待商榷。”湖南镕锂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双才告诉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在有上下游资源、团队做支撑的情况下,企业的投资是相对理性的;而对于一些没有资源积累的盲目进入者,他们扩建的产能大概率是无效的,后续出现闲置的可能性也会比较大。
因此,负极材料产能更可能体现为结构性过剩。一位头部负极厂商人士告诉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目前市场上能够生产中高端产品的只有第一梯队的贝特瑞、璞泰来和杉杉股份,而新进入者更多集中在低端产品。
对市场和政策的预期会促使厂商抛出超前规划。真锂研究首席分析师墨柯对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目前整个行业对市场前景预期较为乐观,为抢占市场份额,企业产能规划会适当超前,具体落地时则会视市场情况进行分期建设,“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王双才也表示,在项目报批过程中,由于目前各地能评指标卡得较紧,为了避免政策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企业在规划项目时,一般会考虑未来3-5年的布局,尽量把能评一次性拿下,省去后续的审批成本。
此外,统计数据也可能存在一定偏差。“负极材料涵盖多道工序,前端和后端工序有时不会在一个地方完成,市场在计算产能的时候可能会简单地将各地产能叠加,这在某种程度上会重复计算,无形中放大了产能规模。”王双才称。
就今年情况来看,负极材料供应仍将维持相对紧张的局面。上述头部负极厂商人士透露,下游客户反馈的需求量依然远超今年能够达到的产量。
“预计今年全球负极材料产量约120万吨,需求约105万吨,到2023年负极材料本身的产能不会有太大瓶颈,短板在于石墨化和原材料。”鑫椤资讯国内部总经理程玲告诉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
成本抬升毛利承压
负极材料厂商正在享受旺盛需求带来的甜蜜,但石墨化缺口和原材料涨价的挑战不容忽视。成本压力已经在部分厂商的毛利率中有所体现,随着价格传导,压力将由上下游环节共同承担。
负极材料厂商当前普遍产能紧缺,的确存在扩产需求。王双才表示,去年以来,真正能够投产的负极厂产能利用率还是非常高的,平均在90%以上。有的负极厂在产能紧缺的情况下,还会以OEM的形式去外面找代工厂生产,以扩大供货量。
这种情况在2017-2018年电动汽车受政策驱动大幅放量的时候也曾出现,主要由于负极材料端对行业需求的预判不足。
隆众资讯负极材料分析师梁淑婷表示,2021年负极材料出货量约为71.76万吨,行业整体产能为78.4万吨,据此测算,产能利用率达91.5%。
而据公开资料,行业中个别上市公司如贝特瑞、翔丰华负极材料甚至超出100%,分别为117.6%、111.63%;尚太科技2021年1-6月产能利用率也达到115.95%。
供不应求让负极厂商销路大开,但成本上涨的压力也同时袭来。在负极材料成本构成中,原材料针状焦、石油焦和石墨化加工占比达90%左右,去年下半年以来,前述原料及工序价格大幅上涨,尤其是在能耗双控背景下,石墨化产能释放受阻,负极材料陷入“等米下锅”的窘境。
“去年年中,针状焦的价格才6000元/吨左右,现在已经超1万了;石油焦当时的价格还不足4000元/吨,现在直逼8000元/吨,接近翻番;石墨化委外加工费之前也才16000多/吨,目前长协价格已经涨到25000元/吨,小规模散单报价甚至高达28000元/吨。”王双才表示,目前来看,成本上涨的压力可以传导一部分,但比例还是比较小,大概也就在30%-40%。
科达制造也在年报中表示,相对石墨化加工,人造石墨产品价格涨幅相对较小,成本上涨的压力向下游传导尚未充分。
在王双才看来,负极材料价格目前还是大厂在主导,一些自备石墨化产能的厂家可以把价格做到很低,无形中压制了行业的整体价格。
翻阅主要负极厂商已公布的年报,多数公司毛利率呈下行趋势。2021年贝特瑞产品均价呈现一定幅度下降,负极材料业务毛利率为 31.35%,同比下降3.7个百分点,翔丰华石墨负极材料毛利率26.11%,同比下降2.66个百分点。
不仅如此,负极材料面对上游的议价能力也在逐步下降,现金流面临一定压力。
华东地区一位锂电从业人士告诉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目前原材料及外协石墨化的整体付款信用期较短,部分供应商开始采取款到发货的结算政策;为了锁定石墨化产能,负极材料厂会向石墨化加工企业支付长期合作履约金,从而占用部分流动资金。
实际上,成本压力在不同环节的分担是一个动态博弈过程。程玲表示,负极材料厂商的利润相对较好,相比于正极厂商15%左右的利润,负极厂商有些能达到30%。
产业链上会有一个约定的线,如果成本涨幅没有超过这条线,就由负极厂商承担,超过了就由电池厂一同承担,“去年年初有一些中小厂家涨价,到三四季度基本是整个行业都在涨价。”
以目前占比最高的人造石墨为例,鑫椤锂电数据显示,4月初低端、中端人造石墨分别报价3.6万元/吨、5万元/吨,相比2021年初上涨64%和20%;高端动力类和高端数码类报价分别为6.8万吨和7.6万吨,涨幅分别为20%和5%。
隆众资讯负极材料分析师梁淑婷表示,负极材料市场基本上没有中间贸易商,相对正极材料价格相对持稳,目前虽然成本承压,但整体利润应该还是能够保障的。但随着电价市场化改革步伐的推进,负极材料成本或将持续攀升,后续不排除提价的可能性。
一体化布局提速
长期以来,多数负极厂商一般将投入较大、污染较高的石墨化环节进行外包,而在当前石墨化产能紧缺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负极厂开始自建石墨化产线,布局一体化项目,在降低整体生产成本的基础上,保障供应链安全。
石墨化占负极材料成本的50%左右,而一吨石墨化产能耗电量达1.4-1.6万度电,电费成本占比超6成。据业内人士测算,电价上涨一毛钱,石墨化的成本就要上涨1400元/吨。
现有的石墨化产能持有方仍以第三方加工企业为主,格局小而分散。程玲表示,在纳入统计的80多个石墨化项目中,去年以前的产能中枢集中在1-2万吨区间,现在提升至3-5万吨规模。前些年负极材料厂本身的体量都不大,一年做1万吨就相当可观,因此投资石墨化不具备经济性。
随着扩产推进,负极厂商自建石墨化产能逐渐具备规模效应。例如贝特瑞近期公告的云南大理、宁夏石嘴山、山西阳泉等扩产项目均为一体化产线;杉杉股份在四川眉山、内蒙古包头的新建项目也配备石墨化产能;这些负极材料项目大多是10万吨以上的量级。按照中科电气规划,未来负极材料产能将具备34-35万吨/年,而石墨化加工产能将达29.5万吨/年。
王双才表示,目前石墨化产线万吨投资规模大概在1个亿左右,年产值能达到2.5亿,据此测算,含建设期在内,两年左右,至多三年就能收回投资成本。
自供石墨化带来的利润提升非常明显。华安证券测算,负极厂商石墨化自供率每提升25个百分点,单吨毛利率将提升8个百分点左右。
起步于石墨化加工的尚太科技由于已实现石墨化完全自给,2020年毛利率高达38.02%,稳居行业前列。璞泰来自供率也较为领先,年报显示,2021年末公司具备15万吨以上的负极材料有效产能,其中包括11万吨石墨化产能,以此估算自供率约70%。公司还具备世界最大规模负极材料石墨化窑炉,单体产能达5万吨。2021年璞泰来负极产品售价因动力类出货量提升而下降,但负极材料毛利率仍然增加4.18个百分点至29.49%。
石墨化项目在去年下半年因能耗双控受阻,近期审批难度已有所放松。程玲表示,由于今年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而石墨化瓶颈制约了整个锂电产业链的发展,因此地方政策对此有所调整,不再“一刀切”,只要是合理的、在当地总控范围内的项目一般都能通过审批。
多位受访专家表示,为应对能耗总量控制,部分厂商在去年会将项目拆散申报,不触及总量红线;而如今政策调整为不控总量控强度,主要考核指标为单吨煤耗贡献的GDP,即综合考量项目的经济效益,负极一体化项目因投入产出比更高而受到欢迎。
不过,审批进度仍然存在地方差异。业内人士反映,冬奥会期间环京津冀石墨化产能管控较严格。内蒙、新疆等西北地区以及云贵川等西南地区风光水能丰富,吸引了大批石墨化项目,但也因此出现审批拥挤的情况。翔丰华证券部人士告诉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公司在四川遂宁的负极一体化项目尚未拿到能评,“因为那边企业集中度比较高,批复的时间会慢一点。”
中科电气相关负责人告诉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从企业长期发展角度来说,自建石墨化和新增委外石墨化厂家的合作,两者都很重要。
随着新建产能释放,石墨化加工价格有望下调。程玲预计,今年石墨化建成产能将达170-190万吨,但新增产能是陆续投放,爬坡周期较长,因此当前石墨化产能供应仍趋紧。当下行业整体开工率在80%左右,预计到今年四季度石墨化供应紧张的状况将有所缓解。
梁淑婷亦表示,随着贵州、云南、四川、山西等地的石墨化代工厂扩建,预计4~5月份石墨化产能会陆续释放,石墨化价格年内有望降至1.7-1.8 万元/吨。
降本增效成胜负手
当大量产能涌向市场时,负极材料厂竞争更趋白热化,降本增效成为大势所趋,技术创新及精细化生产是摆在公司面前的能力考验。
目前,负极材料厂呈现“三大多小”的竞争格局,市场集中度较高,但尚未走出绝对龙头。据高工锂电数据,2021年贝特瑞、杉杉股份、璞泰来市占率分别为23%、14%、13%,处于第二梯队的凯金能源、尚太科技、中科电气也增势迅猛,大有赶超之势,市占率分别为13%、9%、8%。
“随着市场容量的增大,叠加人才的分流和技术路线的成熟,负极材料的竞争格局也在慢慢演化。虽然头部企业在逐步扩容,但未来能够挤进第一梯队的公司不会太多,个人预计至多1-3家。”墨柯表示,国内负极材料企业的竞争主要体现在第二梯队企业对第一梯队企业的追赶,以及第二梯队企业之间的竞争。
近三年来,负极材料企业新增注册量呈逐步减少态势。企查查数据显示,我国现存负极材料相关企业924家,2019至2021年新增相关企业注册量分别是169家、98家、51家,吊销注销量分别是47家、62家、67家。
“相对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的生产标准化程度偏低,定制化的特征更加明显。我们经常开玩笑说,如果把正极比喻成西医,那么负极则更像中医,没有一成不变的配方,但系统化的概念更强。”王双才表示,公司采购的原材料主要型号并不多,但不同终端用户的需求不同,在生产过程中会出现多种原材料型号交叉使用的情况,最终的产成品品质千差万别,而高端产品会获得较高的溢价率。
中科电气相关负责人亦表示,基于负极材料需求的多样性,负极材料厂需要在技术领先性、品质稳定性、产品性价比等方面投入更多精力。
在生产工艺方面,梁淑婷介绍称,目前市面上采用比较多的是坩埚炉,耗电大且污染高,随着技术演进,部分改用箱式炉生产,能够减少40~50%的耗电量,但整体工艺比较难,仅有少数头部企业才具有稳定的生产能力。此外,连续化生产也能降低电耗、缩短生产周期,但目前主要应用在低端动力领域。
生产工艺的热效率是降本的关键因素,直接影响到不同类型产品的竞争力。
贝特瑞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现有的石墨化生产装置和工艺的能效水平非常低,只有很少部分的能量是真正用于加热负极材料,大部分能量是在加热容器或辅料以及频繁的升温、降温过程中被浪费掉。而天然石墨生产所需的能耗只相当于人造石墨的1/3,预期未来天然石墨在负极材料市场的份额占比会逐步回升。
负极厂商对原材料的把控也在增强。贝特瑞生产能力向上游延伸,其在山东滨州负极材料项目规划中包括12万吨针状焦生产线。尚太科技正在开发更高性价比、使用更广泛的焦类原料,并探索出与之相匹配的负极材料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通过改性满足多元化的锂电池设计需求。
与此同时,新技术的革新与演进给负极材料厂提供了弯道超车的机会。在4680电池需求的催化下,硅基负极有望迎来爆发,其理论比容量高达4200 mAh/g,超过石墨负极十倍;但易体积膨胀、导电性差等缺陷仍需解决。目前三大负极厂商贝特瑞、璞泰来、杉杉股份均有所布局,石大胜华、硅宝科技等跨界者也参与竞争。
在王双才看来,当前新能源行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新进来的企业机会还是很多的,随着造车新势力销量不断提升,二线甚至三线电池厂商逐步崛起,他们在面对负极大厂时议价能力不足,这给了相对小型负极材料厂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当然前提是企业要具备足够雄厚的技术能力、管理能力以及调动上下游资源的能力。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标签: 负极材料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接力贷重出江湖 广州首套房贷最低已降至LPR基准
云南发布三年新能源电池行动计划 锰电池站上风口
疫情期间房贷还款遭遇困难怎么办?这14家银行给出了方案
排行
精彩推送
- 供不应求到结构性过剩 锂电四大主材之一发生了什么?
- 美好医疗、众智科技、鸿日达4月14日创业板首发上会
- 证监会同意华如科技、腾亚精工创业板IPO注册
- 恒源煤电:选举杨林为董事长
- 接力贷重出江湖 广州首套房贷最低已降至LPR基准
- 云南发布三年新能源电池行动计划 锰电池站上风口
- 疫情期间房贷还款遭遇困难怎么办?这14家银行给出了方案
- 逆势抗跌股来了!聪明钱爆买450亿 聚焦稳增长(名单)
- 外资流出加剧?不存在!外汇局:证券投资项下跨境资金波动在...
- 秀强股份:一季度净利同比预增176%-259%
- 第一医药:将承接防疫物资采购服务 预计产生收入6亿至8亿元
- 广州港:3月预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91.4万标准箱 同比减少1.1%
- 雅本化学:卡龙酸酐做为较初级的医药中间体,公司可用于往下...
- 首次全国医药集采机构工作会召开
- 通裕重工荣获“金圆桌奖”优秀董事会、最具领导力CEO等奖项
- 华力创通:公司自主研制的机载北斗产品可以正式进入民用航空领域
- 天津证监局召开2022年辖区债券监管工作会议
- 越秀地产拟收购广州琶洲南TOD项目49%权益 TOD战略模式进一步深化
- 市场真不差钱!单只REIT获700亿巨资认购 华夏中国交建REIT缘...
- 全国机动车保有量突破4亿辆
- 价格突破!化肥重要原料大涨超70% 超六成概念股净利润翻倍增...
- 年报冲刺披露 各板块龙头获机构高度关注!高成长潜力股名单来了
- 全国60多地出台楼市支持政策 重庆、郑州市场现回暖迹象
- 牧原股份:董事长可转债短线交易收益8688.81万元已全数上缴公司
- 复星医药:拟申请公开发行不超过80亿元公司债券
- 牛汤哥品牌加盟,35人致电申请加盟中
- 中京电子(002579.SZ):4月7日首次回购216万股
- 3月外汇储备跌破3.2万亿美元 短期跨境证券投资资金波动加剧
- 中远海控(01919)2020年度净利99.27亿元 同比增46.76%
- 资本圈刷屏!身家百亿风投女王 在上海也要抢牛奶面包!
- 为“宁王”打样?LG新能源一季度营业利润同比降24% 但仍大超预期
- 燕郊买房首付最低两成?有银行已紧急叫停
- 东方生物推出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认证平台
- 上海机场(600009.SH):明起停牌、待收到审核结果后公告并复牌
- 南山智尚:发挥全产业链优势 布局新材料赋能新增长
- 铭利达龙虎榜:机构净卖出2928.73万元
- 宁德时代今日获北向资金净买入4.01亿元
- 高测股份:签署10GW光伏大硅片项目投资协议
- 美国太阳能产业哀嚎不断:我们正处历史上最严重的危机
- 美将取消与俄罗斯的正常贸易关系【中宏要闻精选】
- 以岭药业龙虎榜:三个交易日机构净买入1.11亿元
- 联邦制药(03933.HK)12月23日耗资987.23万港元回购214万股
- 红墙股份(002809.SZ):广东科创拟减持不超2%股份
- 北向资金今日净卖出6亿元 净买入宁德时代4亿元
- 大秦铁路:3月份大秦线完成货物运输量同比增长8%
- 比音勒芬违规收监管函 调增7份财报营收与应收账款
- 亿纬锂能跌5.83% 中银证券招商证券在其高位唱多
- 康希诺跌5.47% 浙商证券唱多后连跌2日
- 盛航股份龙虎榜:三个交易日机构净卖出1.51亿元
- 300台币多少人民币(2022年4月7日)
- 孙宇晨“数字十二生肖兽首”专场成交价是多少?
- 港币十元换多少人民币(2022年4月7日)
- 奈雪的茶:特色水果火遍全国 激活乡村新动力
- 1万韩元是多少人民币(2022年4月7日)
- 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做什么的?
- 晓鸣股份(300967.SZ):6054.6万股首发原股东限售股待解禁 实...
- 方正富邦基金:新能源汽车、风电和光伏为代表的成长行业表现
- 分贝通入选“2021年度朝阳高科技高成长20强”榜单?
- 中信特钢(000708.SZ):50亿元可转债将于4月15日起在深交所挂牌交易
- 银行板块跌1.67% 南京银行涨0.61%居首
- 深圳:稳妥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落地实施,促进资本市场数字化发展
- 大规模退税4月1日开启?重点城市新房成交增加五成
- 中信特钢(000708.SZ):可转债转股价格调整为24.20元/股
- 一证券经纪人违规借用他人账户炒股12年 累计亏损200万 还被罚款3万
- 拓荆科技营收增长较快?净利润由负转正?
- 拓荆科技申购时间为几月几日?上市时间是哪天?
- 富智康集团(02038.HK)12月23日耗资181.53万港元回购217.4万股
- 大宗涨势还没完?摩根大通大胆预测:未来还能涨40%
- 企鹅电竞宣布退市:6月7日终止运营
- 天益医疗上市首日盘中破发 去年净利降1成口罩销量降
- 房地产开发板块跌3.99% 南山控股涨10.06%居首
- 1泰铢折合多少人民币(2022年4月7日)
- 证券板块跌1.82% 华林证券涨4.57%居首
- 半导体板块跌2.59% 鹏鼎控股涨3.63%居首
- 1000新加坡币等于多少人民币(2022年4月7日)
- 长期业绩排行榜发布 中欧基金近五年收益位居权益类大型基金...
- 特斯拉召回127785辆进口及国产Model 3电动汽车
- 中药种植迎产业化、品牌化发展良机 上市公司加强上游布局 ...
- 上海沿浦(605128.SH):4名董监高提前结束减持计划 已减持合计2.01%股份
- 伟创电气(688698.SH)拟推360万股的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
- 深圳:对新设立或新迁入的股权投资、创投企业,给予单笔奖励...
- 蓝思科技拟增加17亿募集资金补流 股价创近2年半新低
- 科伦药业(002422.SZ):创新药SKB264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III...
- A股三大指数收跌:创业板指跌超2% 逾4000只股票下跌
- “两高”明确人工繁育野生动物案件的处理规则
- 中国3月末外汇储备报3.1880万亿美元
- 湘财基金总经理程涛:大量股票已跌出性价比 反弹行情或一触即发
- 希腊驱逐12名俄罗斯外交官 俄称将给予回应措施
- 收评:指数弱势创指跌超2% 水泥板块涨幅居前
- 湖南发去年保险消费投诉通报 人保财险4项投诉量居首
- 湖南发去年保险消费投诉通报 诚泰财险2项投诉量居首
- 沃尔玛旗下Flipkart将IPO估值目标提高至600-700亿美元 拟于2023年上市
- 六部委点名绿氢规模化应用 “深度脱碳尖兵”踏上爆发起点
- 黄河旋风拟向控股股东定增募资不超10.5亿 股价涨4.2%
- 意大利下调2022年经济增长预期至3.1%
- 收评:三大指数弱势创指跌超2% 超4000只个股飘绿
- 今日台币兑人民币汇率(2022年4月7日)
- A股异动 | 华夏幸福(600340.SH)一度触及跌停 华夏控股所持...
- 新加坡政府将拨款近5亿新元助力旅游业复苏
- 湖南发2021年银行消费通报 建设银行2项投诉量居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