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 > 正文

9月金融数据释放的积极信号:居民中长期贷款有望企稳

展望四季度,随着9月底地产政策持续出台,信贷有望从总量企稳过渡至结构改善阶段,尤其是居民中长期贷款有望企稳。

近日,央行公布的9月金融数据显示,9月末M2余额234.28万亿元,同比增长8.3%,增速比上月末高0.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2.6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2.46万亿元,同比增长3.7%,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5个和4.4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8.69万亿元,同比增长5.5%。前三季度净投放现金2552亿元。9月人民币贷款增加2.47万亿元,同比多增8108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5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6245亿元。

笔者认为,9月金融统计数据释放的积极信号有四个。

首先,市场流动性持续保持充裕局面,给银行为实体企业提供充足的信贷来源供给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从央行发布的9月金融统计数据可看出,尽管M2-M1增速差在高位有所收敛,M1增速走高、M2增速小幅回落,但9月M0、M1、M2分别同比增长13.6%、6.4%、12.1%,较上月同比增速变动-0.7、+0.3、-0.1个百分点。其中M2-M1为5.7%,增速差较前值6.1%边际收窄。这样运行的结果,使得我国银行存款同比增11.3%,环比增速保持平稳,信贷高增加、居民低风险偏好背景下,行业存款增长仍保持好于去年同期趋势。

9月新增存款2.62万亿元,较往年同期多增2944亿元,存款增量继续好于信贷(贷款新增2.47万亿元)。9月居民和企业新增存款继续好于去年同期,新增居民存款2.39万亿元,同比增加3232亿元,新增企业存款7649亿元,同比增加2457亿元。这为商业银行获得充足的资金来源、扩大负债规模以及持续提高信贷投放能力奠定了坚实的金融基础,更为LPR持续下行、商业银行降低存款利率以及降低实体企业融资成本创造了有利条件,使我国银行金融机构在促进经济复苏以及稳住经济大盘中发挥出更加突出的作用。

其次,社会融资规模呈现了大幅反超格局,表明结构性宽信用政策正在发力,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信心增强,各种措施得到了认真落实。

9月金融数据显示,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速10.6%,结束了连续2个月的下滑态势。新增社融3.53万亿元,同比多增6245亿元。结构上,企业部门信贷结构良好,中长期贷款保持高增,增幅扩大。

导致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大幅反超的原因主要是人民币贷款的放量和非标中的委托贷款以及信托贷款的增长,比如委托贷款增加1507亿元,同比多增1529亿元,且委托贷款大幅多增也意味着市场进一步走向规范化。这一积极变化,表明在信贷拉动下宽信用效果逐步显现,支撑着经济的稳定恢复。而且,放眼四季度,在中央政府出台的各项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激励下,经济复苏和回暖的步伐有可能加快,银行信贷的积极性将更加增强。

再次,贷款保持了持续增长态势,实体企业有效融资需求得到了切实保障,为我国经济复苏营造了有利的金融环境。

从央行披露的金融数据可看出,9月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长8108亿元,是2020年4月以来同比多增最高的1个月。银行贷款快速大幅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银行金融机构大局意识增强,政治占位提高,社会责任感增强。认真落实了前期中央政府制定的各项支持经济稳增长的政策措施。

最后,居民中长期贷款边际呈好转迹象,表明房地产市场在密集的地产托底政策下有企稳态势,房地产硬着陆风险大大降低。

央行披露的9月金融数据显示,居民贷款增加6503亿元,同比少增1383亿元,少增幅度扩大。一方面,居民中长期限贷款仍为最大拖累,同比少增1211亿元,但少增幅度有所缩窄。8月监管部门推出政策性银行专项借款,支持已售逾期难交付住宅项目建设交付,专项借款初期规模为2000亿元,中央财政根据实际借款金额予以1%的贴息。9月底换购房个税退税优惠、公积金房贷定向降息等政策推出,将对房地产市场企稳产生积极影响。另一方面,居民短贷同比少增181亿元,8月下旬至今,疫情多点暴发对居民消费产生明显制约。

但是展望四季度,随着9月底地产政策持续出台,信贷有望从总量企稳过渡至结构改善阶段,尤其是居民中长期贷款有望企稳。整体看,宽信用还会进一步推进,至暗时刻或已过去,未来乐观可期,中国房地产业硬着陆风险基本排除。

标签: 9月金融数据 积极信号 居民中长期贷款 实体企业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