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调查 > 正文

骑手成交通隐患 叮当快药“28分钟到家”有必要吗?

近期,中国经济网报道了一起叮当快药骑手撞伤路人的交通事故,去年2月,李女士(化名)被一位身着叮当快药工作服的骑手撞伤造成右踝关节骨折,经过了10个月的沟通协商,双方在去年年底达成和解,一次性付清全程医疗护理费用。

近日,笔者获悉,伤者家属已经收到了补偿。

在这一次事故中,笔者注意到了一个问题,是什么导致了这起交通事故的发生?

根据骑手提供的说法,他是因为在送药返回的路上逆向行驶,撞上了出门的李女士,被交警部门认定负全部责任。但作为一名有着上路资格的骑手,是怎样的环境才会促使他进行这种不安全的行为?

从伤者家属提供的照片可以看到,叮当快药在广告中宣称手机买药“28分钟到家”。虽然广告宣传语并不是强制性的要求,在实际执行中往往会留有余地,但这样的宣传所形成的共同认知和用户期待,会加大骑手们承受的时间压力和心理压力,容易让他们更倾向于做出一些有“紧迫感”的选择。

况且,要落实到位这个宣传并不容易,同时也没有太大必要。对于骑手而言,28分钟的时间相当紧凑,想要将大批目的地不同的订单全部及时送达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在28分钟时间里,骑着电动车在城市复杂的路况下穿行数公里,超时延误、违章驾驶以至于交通事故是可以预见到的事情,笔者就经常看到过骑手们闯红灯、逆行的情形,其中危险不言而喻。

对于消费者而言,这种承诺也意义不大。一方面,骑手们超时延误是常有的事,“28分钟到家”作为承诺本身也不够可靠;另外一方面,需要在网上购买的药物大多是非处方药物,适用的人群也多是轻微病症的患者,他们的时间需求并没有那么强烈。

而那些迫切需要“28分钟到家”的急症病人,笔者认为,比起在叮当快药上询问医师然后下单,拨打120急救电话更有效。即使是真的只需要订购特定药物就能解决的病症,叮当快药有能力为他们提供“绿色通道”的特殊服务,而不必让每一单都变成加急派送,把时间压力都强加在骑手身上。

在笔者看来,“28分钟到家”的宣称,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竞争策略。在和竞争对手提供的服务同质化的情况下,通过加快派送速度,叮当快药既得以提高效率,增加获利;也能够抬高准入门槛,通过提供更为“快速”的服务,借助消费者的手,排挤已有的对手,吓阻潜在的对手。但这样的宣称仍存在一个问题——叮当快药能否真正有效地维持用来实现这一宣称的物流体系?

由于疾病存在突发性,这要求药品电商必须24小时待命,而药店自行配药的工作方式难以满足这种需要,叮当快药为此建立一套“重资产”的模式:在各大城市设立了大量的智慧药房,并组建了自家的医疗团队。但这显然需要极高的投入,叮当快药长期的亏损和这样高昂的成本负担不无关系。

这一点在叮当快药的招股书有所展示,在2018年、2019年、2020年以及2021年Q1,叮当快药累计亏损了20.64亿元,其中,履约成本占营收比重分别为16.7%、15.7%、12.7%和12.4%,销售、推广成本占营收比重分别为24.1%、21.8%、19.8%以及22.5%。对于叮当快药来说,面对如此沉重的成本负担,是否要把“28分钟到家”的宣称执行到位值得商榷。

去年年底,港交所公布的信息显示,叮当快药的IPO申请资料已失效,在资料失效的一周后,叮当快药也并未更新寻求聆讯机会。笔者认为,在这上市进程暂时搁浅的时刻,重新思考一下自己的运营策略,适度放松一些时间的重压,对公司、对员工、对社会来说,都不失为一件好事。(徐自立)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