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调查 > 正文

金融消保大咖说:犯罪分子利用信息筛选技术 精准定位目标人群

北京1月26日讯今晚8点,由中国经济网联合中国平安推出的《金融消保大咖说》第十一期节目准时播出,本期节目的话题是“保护个人信息,守卫财产安全”。北京市西城区律师协会副会长、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管委会副主任李小波提醒,犯罪分子往往通过技术筛选信息,精准定位目标人群,实施诈骗。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避免一不小心就落入骗子的陷阱。

北京市西城区律师协会副会长、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管委会副主任李小波

据李小波介绍,公民信息被侵犯的情况主要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利用相关单位、企事业等工作便利来窃取基本信息进行出售,包括医疗信息、出行信息、快递信息、买家信息等。二是通过技术手段、系统漏洞盗取网站后台窃取信息,包括住店、健康体检、燃气等。三是设立公司本身就是为了窃取公民的个人信息,通过与电信运营商合作,获取电信手机上网标签数据。四是制造木马病毒,伪装后发至手机窃取公民信息。此外,还有搭建虚假网站、冒充其他公司资质、引流盗取信息等方式。

李小波指出,这些信息涉及公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医疗信息、教育信息、出行信息、日常购买信息、身份证信息、手机定位信息和通话记录信息等。然而,犯罪分子就是通过技术筛选信息,精准定位目标人群,实施诈骗。

李小波表示,经常购买保健品的老人有三个特点:一是经济条件不会太差,二是对自身健康非常在意,三是容易沟通且防范心理相对较弱。老人怕生病、怕没钱,怕给儿女添负担,所以很多老人相信养生、相信保健,进而去购买保健品,骗子就是看到了老年人的心理,所以他们精准的与每一位买过保健品的老人联系,进行虚假宣传,夸大保健品的效果,甚至通过推销养老、推销理财等方式对老年人实施诈骗。

学生也是犯罪分子精准定位的对象。李小波称,未成年人想打游戏,不能实名注册。犯罪分子就通过购买个人身份信息的方式,再通过技术手段突破人脸识别的验证,注册实名网络游戏账号,然后把这些账号卖给那些想打游戏却苦于无法注册的未成年人,利用他们贪玩、没有自控力,实施诈骗,进而获利。

李小波呼吁大家一定要积极维权。“现在有了《个人信息保护法》,维权有了明确的依据,消费者知道了哪些行为是侵权,权利被侵害了该找谁,该通过什么途径维权。但大家一定不要懒惰,否则法律制定的再完善,如果公民对自己的权利受到伤害,不去主动维权,违法犯罪的行为就会猖獗,因为违法成本低,风险小。但如果大家都积极维权,违法犯罪的成本就会加大,侥幸心理就会变小,社会就会变好。”李小波表示。

此外,李小波还建议要加大法律的宣传力度,让老百姓都知道有这样一部法。李小波表示,司法部门要定期的向社会发布个人信息被侵害的典型案例,让更多的人通过各种途径全面了解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揭开他们的面纱,骗子才不会轻易得手。

关于《金融消保大咖说》

新兴金融消费场景不断出现,让我们的生活更为便利,但也让不法诈骗分子有更多可乘之机,给我们的金融财产安全造成隐患。为积极配合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中央网信办、公安部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工作,普及金融基础知识、提升金融消费者素养,号召广大网友争做金融好网民,中国经济网联合中国平安今年继续推出12期金融消费者素养提升系列公益课堂。节目旨在传递科学的投资理财理念,防止人民群众受骗上当,引导金融消费者正确使用金融服务,倡导理性消费投资。

标签:

精彩推送